由于地质灾害、交通不便等原因,*山歙县形成了众多的无人村。和这些小众村落一样,同样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百年徽派建筑随处可见。青山绿水间隐藏着粉墙黛瓦,马头墙高耸,烟雨人家,曲弄幽巷,如黑白色水墨画。
徽县湖山村坐落在石潭下向观景台与湖山岭之间,村民早已搬迁,村中无人居住。平常这里是游客探险乐园,每当春天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湖山村便成了画中人。站在村口的山道上,村子里隐约有一棵长满参天大树的山坡下,好像是一处世外桃源。
走进村口,村内石板路两侧已是杂草丛生,曲径通幽,古雅古雅,有青苔肆意攀爬,仿佛在抚摸岁月的痕迹。两边都是高高的马头墙,粉白的墙壁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斑斓。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院落,斗拱飞檐,寂静无声,透着几分神秘。村里一片寂静,除了几只鸟叫虫鸣,再也没有以前那炊烟袅袅。
村里还有不少那种古老的徽派建筑,估计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小小的窗户,精美的砖雕门楼,向外的人诉说着这里当年的辉煌。但是毫无例外,这些老房子都损毁严重,院子里,杂草丛生,已经有一人多高了,木制房梁,斑驳的墙壁上还残留着旧画报,厨具掉了厚厚一层灰。
倒塌的房屋和房屋里到处都是野草,房屋倒塌严重,木结构残破严重,墙体已经脱落,木梁柱全部暴露出来,青砖瓦片所剩无几,满地是碎片,阴暗不堪的屋内令人毛骨悚然。以前生活使用过的物品依然躺在不知何时丢弃的角落,慢慢被灰尘掩埋。高耸的门楼背后是一片荒凉,精致的雕梁画栋,在这破败中显得分外刺眼,格格不入。
进入一幢古老的建筑物,大殿高大宽敞,厅中屋柱足有一人抱,还配有石柱。民房居多,上下两堂,厅堂居中,左右为卧室,中间为一方天井,上露天光,厅堂采光全靠此。下面是一座石砌的泄水池,天井四周的檐水如四柱珠帘流入池中,立即排出而不四溢。这座古建筑充分体现了深厚的乡土气息文化。
这批历经数百年的明清建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房屋连绵,巷子连绵。步入绵长的巷子里,一种凝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幽暗的屋子、陡峭的石阶、倾覆的砖墙与孤树野草相伴,没有丝毫人烟。
人声鼎沸,这些土崩瓦解的老宅也向人们宣告了这里曾经热闹的景象。站在这样的房前,心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想象着此地曾经繁华的景象,想象当年炊烟升起、鸡鸭满地、顽童嬉笑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