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春雷始鸣,和风骀荡,万物复苏,莺飞草长。这是一个气候转暖、大地回春的时节。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惊蛰了,地气动了,风变得柔软起来,漾起一圈圈暖意,撩拨得庄稼舒身展体。春雷滚动,春光明媚,蛰伏了一冬的蛇虫,伸一伸懒腰,纷纷从洞穴里爬出来,沉寂了一冬,到了该振作的时候了。春天如涨潮的水,哗啦啦地一路向前,势不可挡。
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紫燕穿梭,蝴蝶蹁跹,蛙鸣声声。麦苗绿莹莹,几条松软的田埂伸向田的深处,安静地聆听着庄稼生长的声音。几只鸟雀落于麦田之中,又倏忽飞起,宛如精灵,敏感、活泼。记得小时候,惊蛰这天,小孩子要拎了铜铃,跑到自家的地里,沿着田埂,边敲边唱:“金嘴雀、银嘴雀,今朝我来咒过你,吃我家谷子烂嘴壳。”如此一来,便会吓住那些贪嘴的鸟雀。
大自然开始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时节。此时,桃花红、梨花白,油菜花也开始绽开嫩*的花蕾,更有众多不知名的花儿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河畔的金柳,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还不是很茂密,柔软得像婴儿的头发……惊蛰,仿佛玉女手中织的锦、画家淡墨勾的画,带着花团锦簇或湿漉漉的水汽,美得雅致温润,美得奔放淋漓。
惊蛰这天,蒙蒙细雨漫天飘洒,像绰约的雾,群山经过雨的濯洗,越发绿意盎然,青翠明亮。雨滴悠闲地敲击着阶前的石板,滴嗒有声。雨天的时候,母亲不下地劳作,和婶母对坐着,她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做着手边的活儿。茶烟日色里,她们像农作物一样,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与呼吸,静默、笃定、安详,有一种天道悠然的幸福。
“村南村北鹁鸪声,却从邻父学春耕。”节令就是命令,一点都马虎不得,懈怠不得。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乡间田头,农人扬鞭催犁,清沟排渍,育苗施肥……一切都按照时令节气,有序地进行着。乡村的惊蛰,寄托着乡村一年丰收的渴望。
惊蛰时节,养生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饮食方面,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春天的三月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大地一派融融春光。惊蛰就像一本书,一旦打开,便尽情观读。惊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法则。让我们从绵绵春意中醒来,把根扎在生机勃勃里,向着田边、向着春心前进。
文/王永清
文字编辑/向秋樾
视觉/实习生任梦娟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