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孤独的绽放978户4608人与他们的
TUhjnbcbe - 2022/12/22 16:53:00

周末,辽阔的花田空无一人。佘长洪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年的油菜花花季走向尾声——过不了几天,这一大片油菜花将不可避免地全部枯萎、凋谢。

佘长洪是云南省罗平县的一个老农,每年的二三月,在喀斯特地貌的丘陵之间,他所在的金鸡峰丛景区的亩油菜花会竞相绽放,远远看去,它就像大地铺满金色*金。

▲站在油菜花田前的佘长洪

往年花期,金鸡峰丛有日均上万的游客流连忘返,他们来自临近的广东、四川、重庆,或更为遥远的新疆和黑龙江,甚至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但今年的金鸡峰丛景区门可罗雀,接待的游客量不到去年同期的3%。

油菜花花期只有短暂的一个月,还有不到一周,它们将全部凋零,这也意味着,临近的金鸡村户人几个月的辛勤汗水就要白流。

“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懊恼的,只有全国人民战胜疫情了,游客才可能到我们这里来。”金鸡村村委会主任郭景光说。

他告诉红星新闻,接下来村里会在这亩土地种上七彩花,到秋季,人们又将看到另一幅百花盛开的图景。

1/10的收入

佘长洪现在的身份,是金鸡峰丛景区内的一名牛车车夫。金鸡峰丛景区有上百辆牛车和马车,牛和马,全部来自金鸡村,驾驭它们的,也都是它们的主人。

坐着牛车、马车,徜徉于金色花海,外地游客能得享金鸡峰丛自由散漫的田园风光。牛车、马车的价格并不贵,每一辆车的价格是60元,一头牛最多可拉10个人。

▲油菜花海里的牛车

在以往,不管哪一年,佘长洪都是生意最好的那个车夫。佘长洪告诉红星新闻,这归功于他那头与众不同的白水牛。

亚洲水牛的颜色,多为灰色或者淡棕黑色,纯白水牛,那可是万里挑一的稀罕物。车队有两头纯白水牛,但佘长洪的这一头,毛色更为晶亮,体格更为健壮,“就算我不打招呼,游客也会远远地主动找上门来。”

大城市里来的游客,大多没见过白水牛,他们喜欢和白水牛合影,这让佘长洪又多了一笔收入,他每人收5元或10元费用,在一个月的短暂花期里,仅合影这一项,他就能赚四五千元。

可今年,一切大为变样。受疫情影响,景区自大年初一起关闭了整整一个月,开放后至今,他也没见到几个游客前来。佘长洪说,偶尔能见到零零散散的游客,可他们大多是云南本地人,“他们见怪不怪,大多见过白水牛。”

景区复工的车夫只有十几人,很幸运,因为白水牛毛色显眼,佘长洪仍旧是生意最好的那一个,“可就算运气再好,我最多的一天也只拉了三趟客人。”

▲村民佘长洪与他的牛车

余长洪的家,位于景区北侧的金鸡村,属于村庄的边缘地带,不利于开宾馆饭店。往年有些游客,因为喜欢他的白水牛,会顺便坐着他的牛车最后住到他的家里去,“今年这样的生意一单也没做成。”

他算了算,去年油菜花花季他赚了上万块,而今年,“收入不到去年的1/10。”

还有几天,这一季的油菜花就将全部凋谢了。错过这个月,他只能再等一年。

个退房订单

跟余长洪一样,生意受到疫情影响的,还有村里的张奎。

金鸡村有大大小小的农家乐29家,金色家园酒店,是规模最大的农家乐之一。50岁的张奎是这家店的老板,从事餐饮业已有20年。

年,见金鸡峰丛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张奎决定在村里开家农家乐。他盖了一栋楼,一楼是餐厅,有餐桌15张,其他几层做酒店住房,有客房26间。

自年春节起,金色花园酒店的生意一年好过一年。去年的油菜花花期,这家店的日均收入超过1万元。

▲金鸡村与金鸡峰丛景区

金色家园酒店餐厅主打清真口味,早餐,卖包子与米线;中餐和晚餐,卖炒菜和火锅。牛肉是它的主菜。

“不止我家生意好,而是家家生意好,吃饭都要排队。”张奎说,去年这个时候,有些游客因为要去景区拍日落,下午四五点就跑来订晚餐。”

今年春节,金色花园酒店的客房大多订出,而且张奎还接到了一个大单:一个团队——一辆中巴车、一辆小巴车共约40人的除夕年夜饭大餐。

没料到,疫情突如其来。

1月25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宣布,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避免疫情因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云南多个景区从1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

▲眼下,金鸡村街道依然冷清,平常这个时节,每天能有上万游客来此赏油菜花

金鸡村村委会主任郭景光介绍,金鸡峰丛景区并不在暂停对外开放的景区名单中,但村里还是接到了县文旅局要求关闭景区的通知。

“景区主要由金鸡村的村民自治,罗平县文旅局派了几名工作人员参与管理。”郭景光告诉红星新闻,接下来,他们景区关了,金鸡村也封了,“所有外地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准进。”

金色花园酒店没做成40人团队的年夜饭,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还陆续取消了春节期间不下于间房的住宿订单。花期里,这家酒店的客房的价格为元/间。

一场疫情,让张奎的损失接近20万,这笔钱,是他全年收入的六成。

3个月的耕耘

郭景光是土生土长的金鸡村村人,他说,油菜花是乡亲们生活情感的一部分。

跟罗平县坝区的大多数农民一样,过去金鸡村村民种植油菜花,是为了炸出菜籽油。但油菜籽价格低廉,市场价每公斤在-元。一亩地的油菜籽,收入不到一千元。

“上世纪90年代末,游客就一拨拨开始来了。”郭景光说,见有游客前来,从年开始,罗平县*府就有意识地打造以赏油菜花为主的旅游业。

年左右,罗平油菜花突然火起来,并逐渐成为旅游大省云南在二三月间的另一道独特景观。

▲金鸡峰丛景区

金鸡峰丛的油菜花种植面积为亩,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金鸡村,其使用权,由罗平县文旅局以每年每亩元的价格租用流转。

去年9月下旬,罗平县文旅局雇佣金鸡村村民,在这亩土地上种上了由县农业局统一提供的种子。郭景光说,为避开其它地区的油菜花花期,金鸡峰丛的油菜花种植被人工延迟。

培养一季油菜花,需要村民们付出三个月的心血。除了施肥、病虫害灾害防治等基本的管理,最关键的,是要防止它们长得过于密集。

春节一到,这片土地繁花盛开。准备迎接各地游客到来的金鸡村民,全体上下严阵以待,“我们早就把管理人员配备好,交通、卫生工作布置好,吃的、住的,也准备得很充足。”郭景光说。

▲眼下,金鸡峰丛景区的停车场依然十分冷清

年度的罗平县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主会场也选在金鸡峰丛景区。按照计划,这里将举办马拉松大赛、山地自行车大赛,某个明星将在这里热力开唱。

疫情一来,这些计划不得不中止。一直到2月下旬,金鸡峰丛景区才开始试探性地对外开放。

为防止“人员密集”,景区将原来的一个游客出入口,改为现在的多个出入口。游客进入园区要实名登记、体温检测,出入园还要扫码。

对外省游客,还要有专人负责跟踪他们健康信息,“至少要每天一个电话,问他们的体温正不正常。”郭景光说。

可实际上,这里并没有多少游客前来。3月11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在景区门口看到,景区的停车场空空荡荡,间小吃、手工艺品商铺,也只有十几间开了门。在景区转一圈,红星新闻遇到的游客不到人。

▲金鸡峰丛景区门口的小吃店、手工艺用品店多数关门

郭景光说,这注定是一个让他们难过的花期。

再造一季花

据罗平县文旅局3月9日对媒体透露的数据,去年2月,金鸡峰丛景区接待游客为45.37万人次,门票收入为.27万元,而今年2月下旬景区恢复开放以来,其接待游客的数量仅为1.2万人次,同比下降97.36%,门票收入仅为3.27万元,同比下降98.60%。

郭景光说,与许多其它地区的油菜花不同,罗平油菜花,除了种植面积规模大,最重要的,是它与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搭配后浑然天成,最终构成风格完全不同的画卷,“我们的油菜花田高低起伏,它既大气,又不失灵气。”

▲高低起伏的油菜花田

油菜花孤独盛开,金鸡村户人几个月的辛勤汗水眼看就要白流。

“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懊恼的,只有全国人民战胜疫情了,游客才可能到我们这里来。”郭景光说。

他告诉红星新闻,接下来村里会在这亩土地种上七彩花,到秋季,人们又将看到另一幅百花盛开的图景。

同郭景光一样,张奎也做好了过一段困难日子的打算。他的酒店正经历艰难时刻,其客房价格,目前降到元/间,但3月11日当天,也只卖出了6间,“多是昆明客人。”

这天中午,这家酒店只做了一桌菜,接待了4位客人,晚上则干脆没有一位餐客上门,“外省游客几乎没有,吃饭的,不是村里的人,就是罗平县其它地方的人。”

但他说,接下来一年,全国各地在此次疫情中付出过汗水和心血的医护人员,到他店里吃饭统统免单。他深信,大灾过后必有大福,也许过不了多久,好日子又会回来。

▲在景区内游玩的少许游客

至于佘长洪,他也已经坦然接受了现实。花期一结束,他就会回到金鸡村,去和大地打交道,安心地当一阵子地道的农民。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他拉了几个上海游客在景区转悠,一路上,大家都在赞美那头罕见的纯白水牛,其中一位成年游客还煞有介事地说,这头大水牛是一头猪。

“猪怎么可能这么大个呢?再说了,猪怎么可能会长角呢?”回想起这个片段,佘长洪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开心。

他说,再过一年,大城市里来的那些游客,依旧还会回来。他们仍将视他的白水牛如神物,而他也一定还会遇到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客人。

红星新闻记者刘木木发自云南罗平

编辑李彬彬

1
查看完整版本: 孤独的绽放978户4608人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