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堂推送的第期,都是惠风堂园地作者原创文字。欢迎分享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以获许可
油菜花儿遍地*啊!
刘彦云
文
又到清明节,田野里的油菜花遍地金*,这总让我怀念起一个人,她就是我的婆婆。记得前年也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我和婆婆还曾一起在地里挖寻野菜。如今油菜花漫天遍野,而我又去哪里寻找那慈爱的人呢?
婆婆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大字不识得一箩筐。但是她身上美好的品质却让她的亲人们念念不忘。
婆婆有三个儿子,在挑选儿媳的标准上,她有一句口头禅:“姑娘丑得像头驴俺也不嫌,只要有文化就行。”所以我们妯娌三个都算的上是寒门学子,靠自己努力跳出农门的。婆婆为此也相当称心。婆婆自己没有文化,却不以貌取人,她尊重知识,重视人内在的修养,这真是难等可贵!
当年大哥考上中专,村上便有提亲的,据说是村长家的孩子,在当时的村庄里,也算是“官二代”了,家庭经济条件也很好。公公耳朵根子软,就动了攀高枝的心思。婆婆坚决不同意,“孩子好不容易考出去了,怎么能再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媳妇呢?咱不贪图人家的势力。”暴躁的公公情急之打了婆婆一巴掌。但是婆婆坚决不同意,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大哥娶了大嫂,很让婆婆满意。婆婆每次提及这件事,都很自豪,一巴掌换来了一个有文化的媳妇,值!
婆婆命苦,幼年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叔叔婶婶长大。特殊的经历让她性格很是刚强和博爱。她感恩叔婶的养育之恩,对我们经常提起二老的恩情。她为人刚强,对好吃懒做的人嗤之以鼻,对那些爱沾别人便宜的人她更是瞧不起。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她一个人种了十几亩田地,从不肯因农活耽搁孩子们学习。孩子们的学费书费她总是早早准备好,她省吃俭用,卖鸡蛋为孩子们攒学费书费。她经常教育子女,“过日子得靠自己,靠沾别人便宜的人没有大出息,过不富的!”
婆婆勤劳。她住在平房里,经常在大铁锅里蒸馒头,蒸包子。做好了就给我们几家分分。我们经常劝她这么大年纪不要太辛苦了,她总是说:“买的馒头不好吃,大铁锅的饭菜香。你们住在楼上,小锅小灶的不方便。”一锅锅面包似的馒头,带着铁锅里特有的香气,被婆婆一兜兜分开。看着孩子们吃,她总是发自内心的欢喜。这世界上也只有母亲才有这样的情怀吧!只有奉献,从不想索取。
婆婆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家里人都很尊重她的意见。记得大哥和她商量去不去沧州工作的事情,婆婆说:“当然要去,咱当官不是为了钱财,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得起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啊!”在婆婆的鼓励下,大哥选择了远方。
婆婆节俭朴实。她经常说:“宁可撇,也不缺。”孩子们成家立业后,从不张口和我们要钱。她不喜欢金银首饰,她总觉的那是一些撑面子的装饰。她经常说,“过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显摆那个有什么用呢!真缺钱的时候,这些首饰能当钱用吗?”她更不迷信,对于求神拜仙的事情,她总觉的愚昧。她说勤劳的人自己就是神仙,求神不如求己。不劳动,天上掉不下来馅饼。
婆婆是一个宽容的人。我和婆婆在一起的日子里,感到的是轻松自由。我从不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恰当,哪一句话说错了。我们各自成家后,婆婆从不干涉孩子们的选择,任我们自由发展各自的事业。即使我们赔钱,她也从不埋怨,总是给予鼓励。婆婆不知道什么叫做无为而治,可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老子的这一智慧。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该放手时,要放手。
婆婆最大的缺点就是吸烟,几十年的烟龄让她晚年患上了肺癌。当我们知道这一噩耗的时候,心痛如绞。想法设法寻医求药。我和丈夫尽量多陪伴她,陪她去戏园子听戏,野地里挖野菜,田野里漫步。我私底下对丈夫说:“自从知道婆婆得了这个病,每次和婆婆在一起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难过,就像看见亲人,明明知道她要掉下深渊,我们拼命地想拉住她的手,可是却拉不住!绝望的感觉!”这种绝望也更让我们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
时光流转,冬去春来。我的婆婆,一个朴实慈爱的农村妇女虽然离开了她深爱的孩子们,但她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高贵的人格,就像这漫天遍野的油菜花,散发着清香,永远开在我们的心里。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