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华新二十四孝事迹回顾代妻行孝三十年
TUhjnbcbe - 2021/1/18 5:00:00
诊断学笔记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 http://www.bvvnow.com/jbbj/12879.html

新中华二十四孝之谢延信

代妻行孝三十年

颁奖词

用爱妻早逝,改姓为谢,为的就是让岳父能安心颐养天年。一句“俺永远不离开您”的承诺,已经坚守了30多年,而且还要继续下去。大孝无言,大爱无边。时光流逝,亘古流传。

事迹简介

33年前,谢延信新婚一年的妻子因患产后风去世。为了安慰失去爱女的岳父母,谢延信向老人承诺:"俺永远不离开您,照顾您三口。"为使老人放心,谢延信把自己的姓由刘改成了谢。照顾瘫痪在床近18年的岳父、岳母和傻内弟30多年。一诺至孝三十载,谢延信的"大孝至爱"精神让人敬佩

孝行事迹

孝行描述大孝至爱——谢延信30多年精心照顾亡妻的父母和傻弟弟,老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坚守着“做人要讲良心”的信念。因为得过几次脑出血,谢延信对很多事情有些记不太清了,只是简单地回答“是”或“说不好”,但他脸上始终挂着憨直的笑容,笑容里是善良和朴实。用简单的道理过简单的生活,今年54岁的老谢简单的生活并不简单。这个家没他就碎了说到谢延信,邻居和同事们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亮儿(谢延信小名)是个好人。”谢延信本姓刘,后改随岳父姓谢,是河南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的一名普通矿工。邻居们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知道老谢的原名,心里早就把他当作谢家的儿子而不是女婿。毕竟,即使是儿子,能够像他那样照顾老人的也不多。邻居于乃秀回想老谢照顾岳父的情景:夏天把老人背到屋外阴凉里,透透气,再背回家里。到冬天背到太阳地里晒晒太阳,再背回屋里。“就是自己的亲儿也不会这么整天背来背去。”岳父瘫痪在床近18年,照顾岳母和傻内弟30多年,老谢承担的辛苦比邻居们看到的要多得多.33年前,新婚一年的妻子谢兰娥生下女儿40天后,患了产后风。当时并不完备的医疗卫生条件无法挽救妻子的生命。作为长女,妻子临终前将自己的父母、弟弟托付给了谢延信。岳父一家的情况并不乐观:岳母因患有肺气肿等疾病,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唯一的内弟先天呆傻,生活难以自理,只有岳父一人在多里之外的焦作煤矿上班。再加上襁褓里的女儿,照顾这一家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为了安慰失去爱女的岳母,强忍着悲痛的谢延信流着泪向老人承诺:“娘,俺永远不离开您,照顾您,照顾您三口。”现在已80多岁的岳母坦言:“当时我一直怕亮儿就是说说,万一有一天亮儿走了,我们这一家人就没着落了。”为使老人放心,谢延信把自己的姓从“刘“改成了”谢“。改姓在农村是大事,家族的人为此开了个家庭会议,讨论了大半夜。“你改了姓还续不续媳妇?”——家里人为老谢的将来着想而不同意。“续不续以后再说吧,他们家现在这种情况我不能撒手不管。”老谢话不多,但是个有主意的人,最后大家还是拗不过他。改姓只是第一步,更难的事情在后面。年,岳父突然中风住了院。谢延信尽心尽力照顾岳父,其他病人的陪护还有个替换,而谢延信只能一个人顶着。晚上就睡在病房冰冷的水泥地上。现在说起这些,岳母冯季花眼里噙满了泪水,“十冬腊月,亮儿一个人天天晚上躺在病房的凉地上,一躺就是三个月啊。”岳父的命保住了,但从此要与床为伴。以前,尽管自己难,可还有岳父帮着支撑;现在,这根柱子也倒了!家里四个人的生活都需要他照顾,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老谢一人身上。老谢狠下心把刚5岁的女儿送到老家让老母亲和哥哥照顾。老家的母亲不忍心看着20多岁的儿子就这样过,让老谢的三哥劝他回老家,“去把亮儿叫回来吧,他不能总是这样,以后总得再娶个媳妇。”三哥刘延胜说:“我那时到了城里找到俺弟住的地方,看到他们住在离公共厕所不远的破屋,我就落泪了,就是俺在家里种地日子也比那好过呢。”老谢没跟三哥回去。“哥,你也看到了,我要回去了这里谁管?人得有良心,我要回去就太没良心了。”谢延信的话让三哥无言回答。岳父瘫卧在床,四肢僵直,遵照医生的建议,谢延信每天都要为他活动活动四肢。刚开始,老人疼得受不了,就会骂谢延信。谢延信总是笑着说:“爹,你看你说的像个啥?”在老谢的精心照顾下,四个多月后岳父竟然能在院子里扶着凳子挪步了。谢延信牢记医生交代的话,给老人常翻身,抹爽身粉。每天都把老人背出来,晒几小时太阳。给岳父治病的张清波说:“老谢(谢延信岳父)在床上躺了18年,没有得褥疮,真是不多见,多亏他女婿。”卧床不活动的病人,大便常常干结,谢延信就戴上手套,给老人一点一点往外抠;听说冬瓜皮、茅草根可以利尿通便,他就到野地去挖,每天给老人熬水喝。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养活不了全家4口人,老谢就抽空到附近农村的砖瓦窑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为了能省几元菜钱,他还在垃圾堆上开荒种起了油菜,嫩的时候凉拌吃,长老了炒着吃,收了菜子再榨成油吃。岳父吃的中药里有一味药是蝎子。为了省钱,谢延信依照医生的建议,自己带着干粮到离家四十多里路的山上找,第一天居然找了半斤多。年,谢延信顶替岳父,成了朱村矿掘一区的一名工人。上班第一月发工资,从不舍得乱花钱的谢延信给岳父买了一台收音机解闷。久卧病榻的人,最受不了的是寂寞。岳父喜欢听武侠章回小说,谢延信就从图书馆借来小说,有空念给岳父听解解闷。18年下来,他念给岳父的小说竟达百部之多。年,岳父患了肝硬化,病入膏肓。岳母知道家里困难,就劝谢延信别送丈夫去住院:“人活多大是个够啊!”平时对岳母百依百顺的谢延信,却坚决不同意:“不管咋说,这是条命啊。再穷,咱们也不能在家等死啊,传出来,我成什么人了?”谢延信从老乡那里借了元钱,医院。年8月,岳父走了。谢延信跟岳父说:“爹恁放心,只要俺自己有饭吃,就不会让俺娘和彦妞(内弟)饿着。”“老谢一到吃饭就找彦妞,为这他跑了多少路啊,可他从来不烦彦妞。” 和老谢年纪差不多的呆傻内弟经常一个人乱跑,老谢总是在吃饭前找他回来。邻居们对这都有目共睹,也帮了老谢不少忙,让老谢省了不少心。内弟生活不能自理,老谢耐心伺候。内弟的指甲总是给剪得整整齐齐。内弟虽然傻,但问起来也会说:“俺亮哥最好。”岳父放心地走了,82岁的岳母身体也硬朗,而老谢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他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病,为了省钱,听说醋泡花生能降血压,他连吃了13年,直到年因脑出血才不得不住院抢救。老岳母充满怜爱地看着满头白发的女婿说:“这个家啊,就像是扁担上立着一个鸡蛋,没有他早就碎了。”岳母说自己脾气不好,有时会吵女婿两句,可女婿总是笑笑就算了,“他从来不惹我生气,连句别扭话也没说过。当年也有人说闲话,说是不能指望女婿,可我靠的就是女婿!”用心体会的爱

妻子去世后,亲戚们给谢延信介绍对象,对方一听他的家庭情况,要么嫌负担太重,要么不理解。就这样,谢延信一个人带着岳父一家过了10年,直到同乡谢粉香的出现。

“乡亲们都知道他的事,他对岳父母那么好,对我肯定也差不了。过日子心里先得舒坦。”谢粉香这样解释自己嫁给老谢的原因。嫁给一个可靠、有良心的人,谢粉香心里踏实。

成家后,谢粉香在滑县老家照顾孩子、侍奉老人、种田,老谢在焦作照顾岳父一家,每隔一段时间,粉香到焦作的家为全家拆洗被褥。

回想起来,从结婚到粉香年到焦作照顾生病的丈夫,粉香说自己和丈夫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老谢总跟她说:“我照顾好岳父母,你照顾好我父母,为儿女们做榜样。”

谢粉香和前夫有一儿一女,加上老谢与前妻的女儿,还有她和老谢的一个女儿,这个大家庭的构成在别人眼里很是复杂,但全家人相处融洽,不富裕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睦睦。

老谢亏欠妻子和孩子的太多,但谢粉香和孩子们不计较。粉香在家里和老谢的哥哥们一起照顾他的父母,替老谢尽孝心,日子过得在村里也不算差。

“乡亲们都觉得老谢这个人不管多苦、多难都会面带笑容,我也不能给他丢人,得把日子过好。”谢粉香和老谢一样也是个要强的人。

“老谢从来不会说宽心话,不过他心里有这个家。”谢粉香说。每次回老家,老谢一进门能干的都干,抢着帮妻子干活。

新房刚刚盖好,没有门窗,墙面也没干,谢粉香带着孩子们搬了进去。谢延信听进城的邻居说了后,嘱咐邻居给妻子捎话:“铺床不要挨着墙,免得大人孩子受潮落下病。”

朴素的语言、简单的爱,全家人在这爱中互相支持,用心体会。

苦中有乐

日子苦,心不苦。30多年的苦日子,老谢苦中有乐。老谢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一有空就用塑料条帮邻居编提篮。邻居都夸他编的提篮比市场的好。老谢喜欢豫剧。岳父在世时,他闲下来就陪岳父听听广播。傍晚,谢家常常传出爷俩和着广播哼唱豫剧的声音。老谢喜爱书法,一个笔记本,他先用蓝笔写再用红笔写,一个本子顶两个用。生活的拮据与老谢相伴了30多年。年参加工作后,生活虽有好转,但老谢的工资和岳父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也只有多元,是两位老人吃药打针、一家人的生活费用。每月为省10元菜钱,老谢挖野菜,拾红薯叶、红薯梗和白菜帮,自己腌制的10余种四季小菜成了他日常的三餐菜。为从嘴里省点钱给两位老人看病,老谢从岳父患病到去世,十几年来忘记了香蕉、苹果甚至西瓜是什么滋味。至于老谢与家人的衣服,他从来没到商店里买过。四元钱一双的塑料凉鞋,他一穿就是六年,一件衬衣他穿了十年,白天穿脏了晚上洗,第二天再穿。为省几元车费,每次给岳父看病,他都是用架子车送岳医院。为了省下买菜的钱,老谢在自己看的泵房院里开了一片菜地,不大的菜地种了几种菜。妻子看他种得密密匝匝的油菜,说他种得太密了。老谢笑着说:“这就是你不懂了吧,嫩苗时可以拌着吃;大一点,可以汆一下拌着吃;油菜开花时,可以炒着吃;最后结籽可以榨油吃。这可是个绿色小银行啊!”谢延信的家庭情况,工友们是从侧面了解到的,老谢在班上从不提家事,他给人的印象就是每天乐呵呵的。延信参加工作20多年,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从没有因家庭拖累而影响工作。年秋,他岳父住院一个月,老谢白天上班,医院伺候岳父,没有影响一天工作。单位工会领导赵善通在一次家访中看到老谢家里的情况,非常吃惊:十几平方米的房子,用两块木板拼的床……赵善通编了个顺口溜描写当时谢家的情况:“有老有少,有病有残,有个傻儿望着天,铁石心肠也会软。”回来后,领导找老谢谈话,要为他提供救济金,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家的日子自家过,好的我不攀比,他人的我不眼馋,困难的人多了,不只是我一家。”素材/来源于中国文明网

往期精彩

家风系列日记——《50年忠孝日记》弘孝在路上——王春来百姓家风合集志愿者之声父亲节专刊】地道,父亲的风骨——弘孝路上妈,儿已长大做一个有风骨的男人三万人的掌声——为英雄而鼓多情如何不英雄?——弘孝路上

年弘孝日记合集

百姓家风合集(五)

合集(四)

合集(一)

恩报家国

《天下父母》MV——献给天下伟大慈爱的父亲母亲

原创歌曲——《难忘师恩》

上海孝善文化展览馆恭迎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新二十四孝事迹回顾代妻行孝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