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涌金楼丨农业现代化怎么干十二年前习近平就 [复制链接]

1#

-03-:26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刘刚许雅文

3月20日,桐庐县分水镇大路粮食功能区,成片的油菜花田美不胜收。通讯员徐*勇申屠超仕摄

不久前,在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浙江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资源禀赋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似乎并不具备大农业发展的条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业非但没有在不断加速的工业化进程中萎缩,反而走出了一条精品农业的发展之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从农业小省到农业强省的跃进中,浙江究竟做对了什么?在消费升级的新时代,浙江农业现代化又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农技人员操作无人机给亩油菜花除虫施肥。通讯员詹智摄

从农业小省到农业强省,浙江做对了什么?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发展的篇幅很大、分量很重,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讨论时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您看来,这些年来在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上,浙江的经验主要是什么?

顾益康: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小省,但新世纪以来浙冮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农业小省跃迁为农业強省,其中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有很多,最重要一条是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和因时而变。

记者:怎样理解因地制宜?

顾益康:因地制宜就是浙江地处沿海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其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与地多人少的农业大省不一样。土地密集型的粮棉油不是优势产业,而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蔬菜水果茶叶蚕桑花卉等经济特产具有比较优势,就像荷兰,以色列一样。

记者:那么因市制宜的“市”指的又是什么?

顾益康:“市”指代的是“市场”。因市制宜,就是浙江率先破除农业上计划经济,第一个开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取消农业税费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改革,市场机制为浙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记者:因时而变,应该就是指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做出不同的选择吧?

顾益康:对的。因时而变,就是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品质质量,农业功能等都必须顺应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推进变革。

如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是小农经济,是经济社会的主体力量;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年代,农业必然是数量型农业,必然以粮为纲;在工业化时代,农业主要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粮食食品,轻工原料和劳动力。

这些年浙江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新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和新消费时代,因此我们农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目标功能等都必须作出大的变革。

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东风村番茄种植基地里,科学种植让番茄挂满枝头。通讯员蒋友亲摄

“高效生态农业”,浙江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指南

记者:怎样变革?变革的方向怎么确立?

顾益康:新世纪之初,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是因时而变的重大决策,强调浙江农业要做到经济高效、质量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功能多样。这也成为指导浙江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指南。

记者: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个理论指南是怎样产生的吗?

顾益康:年,习近平同志提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随后又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年,他在《人民日报》发表《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文,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全面分析浙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前瞻性地作出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决策,提出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浙江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

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既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又切合了人多地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特殊性。

杭州梅家坞等地渐入明前龙井采摘旺季。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倪雁强摄

记者:年以来,浙江还有哪些有益的实践和经验?

顾益康:浙江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围绕让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浙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很好。

第一,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浙江农产品价值不断提升,品牌含金量不断增加,有些名茶名果,已经成为大众名品,甚至变成奢侈品。比如茶叶,放眼全国,浙江茶叶种植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是茶农收入是最高的。浙江的精品水果在市场上反响也很好,比如象山的红美人,最好的品种可以卖到元一个;还有临海的的柑橘,不剥皮就可以直接吃。

第二,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浙江是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浙江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千万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五水共治,为浙江农业绿色化生产创造了好的生态环境。又如,浙江的粮食耕种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粮地的生产经营很有特色,那就是“种养结合”,打造“千斤粮万元田”。比如稻田养鹅、养鱼、养虾、养鳖,稻田种菇等,不仅让稻米更加绿色无污染,单位亩产效益也得到大幅提高。

第三,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农业已经不仅仅是生态农产品的种养业,走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健康养生功能、教育体验功能等得到越来越多展示。

桐庐县合村乡后溪村开办的集装箱民宿,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游客青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通讯员徐*勇摄

浙江农业必须是前沿的农业,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农业

记者:您认为浙江农业必须走优质化、品牌化的高效生态农业路子,最近我们在采访时也听到一些果蔬种植大户说,现在来自外省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您认为应该怎么应对这种新挑战?

顾益康:浙江的果蔬等农产品,必须走优质化、品牌化路子,否则在产量和价格上很难有竞争力。并且,光有这一条还不够,浙江的农业一定要是前沿的农业,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农业。有一个观念一定要转过来,浙江的农业不仅仅是提供水果蔬菜这些农产品,我们要为全面小康新时代和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消费需求,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文化产品、康养产品、休闲产品。

为此,浙江必须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改革两大方面来推进。

记者:您提到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新农业,我们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强调农业要“多功能化”,一二三产融合,做好全产业链文章。怎么理解“多功能化”?

顾益康:多功能化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要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方面多种功能,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这就是农业增效的新亮点。这点其实浙江做得非常好,将农业同休闲养生结合起来,打造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等,比如泰顺的一鸣奶业,在牧场里搞旅游;比如安吉的帐篷客酒店,在茶园里搞民宿。

记者:一号文件还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您怎样看待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顾益康:我认为互联网+农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农产品电商化,这个互联网+很有效果,特别是对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以及助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大有益处。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智慧农业,这是今后很有发展潜力的一部分。今后,互联网将更多的渗透到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实现智慧化。这样的互联网+农业将在资源节约、成本投入、农业的标准化、绿色化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记者:一号文件提出培育一批跨国的农业企业集团,这方面浙江潜力如何?

顾益康:浙江是中国对外开放度较高的沿海省份之一,农业走出去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跨国的农业企业集团目前浙江正在成长中,浙江农业企业和农民走出去已有一些,比如舟山、宁波的远洋捕捞业,一些企业和农民到智利种车厘子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