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777870.html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更多惊喜等着您
油菜花*者耀眼哩
胡麻花打蓝伞哩。
——青海“花儿”
不知何故,那些紫蓝紫蓝的胡麻花,蓝星星般的胡麻花,一夜之间从湟水那边的田野上流逝了。据说,胡麻源自西域,莫非她们打着小小蓝伞又回了故乡?
而时下,六七月间,金*金*的油菜花唱了主角。即使淫雨霏霏,雾霾蔽日,油菜花像一片一片湿漉漉的阳光,滋润暖和着你的眼你的心;若夫云开日出,虹影乍现,那氤氲的*就耀你的眼耀你的心,使你无处躲藏,整个儿就溶浸在那金*里了。乡间的绿色似乎在溃退,金*的浪潮正从山坳沟豁席卷而来,荡起一地阳光。
如果梵高在,泼洒一幅《群蜂飞过油菜花地》的印象画,那狂野深沉的气韵一定不亚于《乌鸦飞过麦地》。
油菜花开了。人们的心花儿开了。这个季节人和大自然都陶醉在金*的氛围里了。风醉着,悠悠荡荡,染着油菜花香,在村子里转悠,在远处的小镇上转悠,把微带蜜意的清香送进每个人的心房。然后爬上树梢,爬上山巅,把那蜜意传递给云彩,云动情了,便淅淅沥沥地洒落一地饱含蜜意的雨滴……
这个时节,忙坏了的还有蜜蜂。来自远方的放蜂人不知什么时候,早早把一顶白色帐篷扎在*金海岸上,四周摞满蜂箱,蜜蜂唱着甜蜜的夏天。远眺,那帐篷像帆,蜂箱如船,停泊在金涛碧浪间,捕捞风雨辛苦,捕捞蜜一样的梦想。
唯有大地的大手笔能够著就如此朴素如此壮美如此迷人的诗篇。云想衣裳花想容。大地什么都没想,披着自然的衣裳,静伏在蓝天白云下轻轻地呼吸,就有微风吹拂,掠过油菜花地,掠过麦地,吹皱一野锦缎,波光涟漪,在阳光下变换着或明或暗的色调,一曲蚀骨溶血的大自然的箫音隐隐而来隐隐而逝……
走向油菜花地,初是油漉漉的嫩*润人眼睛沁人肺腑,再是续缕幽风暗香扑上鼻端直入胸臆,后是承接阳光的亿万朵笑脸,直笑得金波荡漾……原来,是那一瓣瓣小小的花瓣笑成了一垄垄温润的阳光,满山满注地流泻。
油菜花地成了蜜蜂、蝴蝶、蜘蛛、蚊蝇、花花绿绿的小甲虫、云雀和田鼠们的迪士尼乐园。两只白菜蝶在花瓣上交尾,一只“新媳妇儿”(一种背部有黑色斑纹的红色甲虫)正顺着花枝,在闪闪烁烁的阳光里徐徐攀升。枝头,一只蜜蜂深入花蕊,嗡嗡地忙着采蜜,翅羽振飞花粉……
此刻,你会听到一部由多声部组成的合唱在油菜花地上演。这部合唱由蜜蜂演出队主唱。云雀在半天里摇着脆生生的铃铎,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虫儿在一边伴奏。这是一部浪漫多彩的田园奏鸣曲,金色是基调,和谐是主旋律,指挥是神秘的大自然。
那一朵泊在油菜花地上空的云,怕是被这歌声陶醉了,不想挪动半步。如果此刻仰卧在油菜花下,花瓣过滤的阳光清醇醉人,蜂之舞曲欢快而又浑厚,你就像头顶那朵云醉得一动也不想动,直到花粉若金箔洒满脸庞和全身,像一尾金色海洋里沉湎的鱼。
远处,几个拔草的村女幽怨的“花儿”成了蜜蜂合唱的背景音乐。男人们远方打工去了,望着漫山遍野怒放的花儿,孤守空房的女人们心里空空的痒痒的。她们想自家男人了,扯牵里藏着怨悔:
白布的凉圈儿往后戴,
恐怕是晴天里雨来。
我那个阿哥好口才,
半年里没斗个嘴来。
“花儿”穿行在油菜地里,穿行在蜜蜂的合唱里,穿行在大墩岭上那个放羊娃的心里……
时间过了半月,油菜花地边的采金船已有了收获。那两个养蜂人是来自四川的两口儿,每年夏天都可见到他们蜜蜂一样忙碌的身影。这里,他们学会了揪面片,学会了唱“花儿”,还生了一对儿女,日子又清苦又甜蜜,生活又繁重又轻灵。他们的帐篷里藏满了蜂蜜、蜂浆、蜂蜡和橙*的花粉,就是梦也定是蜂儿舞蜜儿甜,尽管时常风雨不测。
偶尔有路过者,顺便买一罐蜜,用舌尖舔舔,透心甜,啧啧连声地离去。也有爱美的尕媳妇拿俩鸡蛋换一点蜜,做搽脸的油膏。
有了油菜花的慷慨,有了蜜蜂的辛勤,有了养蜂人不辞风雨千里追花的韧性,我们的日子里就有了一丝丝蜜意。
养蜂人晚炊的火炉生起来了,一缕青烟飘过夕阳下的油菜地,呼应着远处村庄里氤氲的炊烟。回巢的蜜蜂四处飞舞,男人在紧张地取蜜,面罩上落满了亲昵的蜜蜂;女人一边洗菜,一边哼着一首青海“花儿”,凄清不失诙谐:
搭起个凉棚四下里看,
菜花儿罩*着哩;
想见个尕妹九峡里转,
还说是套狼着哩……
作家简介
王海燕:青海海东人,现居西宁。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海东市作协副主席。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逾百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海日报》《散文选刊》《*河》《青海湖》等报刊杂志,并收入《青海世居民族经典记录丛书》等文集。曾创办县级文学期刊《彩虹》,编辑出版《彩虹的故乡》《土族百年实录》《风舞河湟》等多种图书。著有词集《湟柳集》、散文集《碎陶集》。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监制/李皓责编/徐变银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