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阅第八期山水有清音 [复制链接]

1#
京东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山头茶阅

第八期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山水有清音

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段是——其中一位选手是一个背包客,走遍了几百首唐诗宋词中所描写的山山水水: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赠别汪伦的桃花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辋川。当时就想啊,诗和远方莫过于此了。都知道中国山水诗、画讲究写意,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本身中国的景自带一种写意美的。描写山水的诗词诗能够如此美,也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们的才华,更加是因为我们的山水本就如诗如画吧。很多山水诗画,你未曾未身临其境地见过那些风物景致,是难以理解诗中所写的意与境的。也正是因为古代的诗人们和自然太亲近,太了解自然的风物变换,四时轮转,所以才能写出那么美的诗来吧。读过的诗并不多,也没去过什么远方。但从来都和自然亲近,偶尔看到一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哪首应景的诗;又因读到某句诗初,想起曾见过的景,便欣然领悟诗中境。所以想把那些诗中景,景中诗分享出来。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雾都冬日暖阳,在广场晒太阳直到太阳落下,抬眼望去便见此景,心中想到的就是这句了)后来又读到另一句,感觉也很能表达当时的心境: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山那畔,别有人间。”——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一场暴雨后阳台眺望远处之景)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郑板桥茶联(茶房阳台随台,春夏雨后是最美的)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杜甫《雨不绝》

(夏日雨中的小阳台)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李白《题目太长不想写了》(最璀璨的星空是在泸沽湖所见,最皎洁的月色应该是阿依河谷上了。月亮从山那边升起,最初抬头刚好升至山头,明亮得以为是山头的一盏灯,后再仔细看,是真的月啊。)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城市好像很喧嚣,又好像挺安静。听不见蝉鸣鸟叫,蛙声虫吟。一直都特别喜欢辛弃疾这首诗,那是每个乡村夏季都有的记忆)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是春天常常会想起的一句)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应该是初中学的一首词,最开始一直对这首没啥特别感觉,后来在诗词大会上看到蒙曼老师对这首诗的解读,才觉得是美的。笑意盈盈的应该是多么美丽的女子啊,友人去的地方是如女子眉眼一样的山水之间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山色有无中是一次在书里看到的,当时看到这句的时候脑中马上想到的是那些雨雾中的远山了,重庆多雾多山也便多了些诗意,这样的景其实在重庆是很容易见到的。远山笼罩在雾中似有若无,不正是那句“有无中”吗。蒋勋老师说“如果不是长时间地看山水,不会发现王维所描绘的意境”或许正是因为他一直在看山看水,所以才会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吧”境界吧)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李清照《摊破浣溪沙》(山中种的桂花多,一到了花期满山的桂花香)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转山的时候拍的桃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林逋《山园小梅》(转山时候拍的——梅枝横斜,映照在清浅的水中,水面浮动着落下的梅瓣)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茶房阳台所拍,真的是太喜欢这山上春夏的雨后了,薄雾氤氲宛如仙境)

“曲尽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上散步时所拍——曲径通幽,没有禅房)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早上出去转山,然后走着走着就从林子里传来了笛音!就是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笛声响的情景!然后就踏着笛音,伴着鸟鸣行走在葱笼绿林之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少有人行。落满一池的碧桃)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沾衣袖久留香。”——刘克庄《落梅》

(山上的梅花)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特别应景的一首诗,山上梅花开的时候,真的一岭都是梅花)

“孤舟独不系,风水夜相逐。”——独孤及《寒夜溪行舟中作》(拉市海上的渔船)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孙作《客中秋夜》(晚上散步转山所拍,空山寂静,行人寥寥,朗月当空。当时心中就想到了那句“月皎空山静”以前从来没背过这句,也并不记得曾经是否看到过这句。只是看到此景,无意识地想起了的,想起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这是一句诗。后来读到这首诗才觉得有意思,那些读过的诗句,就埋在心底生根,会在某一瞬突然忆起。)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是日光照在林间)

“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杨万里《栀子花》(栀子花开的时候是一定要摘几枝插瓶里的,放在桌前,偶尔飘过的一缕香让人欢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就很真实,更何况城中还不止十万户)

“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陆游《暮秋》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奈阻隔、寻芳伴侣。”——柳永《西平乐》(是疫情期间的真实写照了,在家宅了俩月错过了山上的梅花桃花玉兰花海棠花,山上最好的季节呀。)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山上第一年的贴梗海棠开得特好,虽然原句有些伤春的意味,但是落了一地的花瓣是真好看啊,后面一句“*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和月折梨花想想也觉得美。)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山上草木繁盛,从浓绿荫中路过,真有种“空翠湿人衣”之感。)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是一个茶末釉建盏,日光照在盏里星光熠熠,就有一种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感觉)

“夜半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李白《宿鰕湖》(城市里已经看不到这么多的星星了)

“千林落蕊扫不尽,分我幽窗一柱云。”——王庭圭《寄张正伯求木樨》(茶房门口有俩大桂花树,花开过后掉落一地。)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疫情期间刚好看到这段,在家的那段时间就盼着疫情早点过去,春天早点到来,回去转转山,看看山里的花花草草)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秦观《行香子》(乡村的房前屋后,谁家还没个两三棵桃李树菜花地。)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笔下其实就是很普通寻常的乡村景象)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林景熙《溪亭》(这首真的是去看萤火虫的真实写照了,坐在石头上等天黑后的萤火虫,身后是一片白兰花,空气中都是甜甜的花香,被蚊子咬得满身疙瘩也值了。拍不出萤火虫效果,拍了个闲坐??)

“竹影半墙如画”——项鸿祚《清平乐》(出门转山,路过一面种着竹子的围墙,夕阳照在上面,影子印在墙上,真好看。)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寄杨补阑》(为什么,因为美啊。)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李清照《永遇乐》(阳台随手拍下的落日)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杨万里《小雨》(以前摘抄过这一句,抄完就看了看,也没背下来过。后来一次遇到下暴雨,雨顺着屋檐倾泻而下,就像隔了一层珠帘,望着远处的青山绿树,突然就记起这句了。)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今年大概是我过得最不像夏天的夏天,雨从春天一直下到了夏天快要过去了。)

其实图片只是一瞬间的定格,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意境真的会削弱很多,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真切切体会诗中所写的意境。正如词中所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借一杯茶照见自己——

——回归安顿

静享一片树叶的芬芳——

——共修一杯茶的能量

照母山森林里的茶房

雅集文会/传统文化课程/清茶香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