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由来
春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即阴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春分,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4(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是我国古代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
春分日期
春分日,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对照公历来看,春分一般为公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或22日。
从天文学的角度看,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含义
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顾名思义,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即平分了春季。
气候特征
春分时节,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明媚的春天,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时节,气温回升较快,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至0℃以上。
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
江南地区则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
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任务比较重。
农事安排
从春分开始,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
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江南、江淮地区早稻育秧,北方棉花等作物也将进入整地打垄的备播时期。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民俗习惯
春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在这一天,过去的朝廷和官府都要举行祭日活动。现在,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祭祖的习惯。
有的地方,这一天要进行挖春菜、吃春菜。“春菜”是一种被称之为“春碧篙”的野览菜,多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那么长。人们把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各位看官,春分之日,你们那里有什么特殊的风俗吗?欢迎留言评论,与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