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佳发的油菜花地 [复制链接]

1#

朱佳发的油菜花地——写给佳发诗集《寮子背》

朱佳发,本名,没有用笔名,一如他的直爽性格。我们最早在龙岩认识,当时他在龙岩电视台工作,是龙岩诗人中有锐气的一位。因为他在漳州的读书经历,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年,网络第三说诗歌论坛建立。佳发一直在第三说论坛。我曾经邀请过佳发担任论坛版主,但他谦虚地后退了,作为论坛的驻坛诗人一直在论坛交流。“驻坛诗人”是当时网络论坛的一个说法,意思是常驻论坛交流的诗人,而从文字上看颇有武林帮派风。我们一直在论坛,感受着诗歌的脉博,在那里真实地触摸到诗歌。年第三说诗歌论坛要出一套诗丛,计划是整理出版论坛交流的诗人诗集,但只印出了四本就没再继续:安琪的《任性》,冰儿的《月光的白色药片》,朱佳发的《人们都干什么去了》,还有我的《康城的速度》。佳发的诗集名字起得还是那种莽撞突兀的感觉,在为诗集《人们都干什么去了》写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感觉佳发在诗中仍然骑着他那辆宝贝破摩托车,横冲直撞,无所顾忌,并经常试图往野外无人的地方撒手狂奔。另一种是“人满为患的城市空无一人”的荒诞感。当时朱佳发和诗歌正在相互榨取,那是一个融入诗歌和校正距离的过程,而这段过程终将过去,成为在路上,为新的写作形式取代。《人们都干什么去了》结集是朱佳发新生活的开始,也是新诗篇的开始。接下来诗人所要做的就是俯下身子,不加选择地捡拾,不需要携带判断的负重,因为任何一个词都是诗!诗集之后,朱佳发开启了新的生活历程。离开龙岩,离开福建,到了浙江温州,广东顺德,诗作中留下了各地生活的脚印。“所有道路都指向我的脚”一辑中是大量写在路上的诗,各地游历的感受。甘肃省,四川省,江西婺源、*土高坡、杜甫草堂、乐山大佛、康定、敦煌、莫高窟。朱佳发在路上沿途捡拾。诗歌在与生活的各种处境碰撞中显出强大的处理能力,因此有了这些“傲慢的诗句”。依然有《与海对饮》的豪气,也有《整个晚上我只看到一颗星星》的孤独,以及《让夜晚把我打发掉算了》的迷惘,同样的心情在《我的白天从中午开始》中写道:“我像提一个空酒瓶一样/把自己倒提着,去见我的还在睡觉的上午。”诗作《婺源,婺源》中写道:我这根劣质的墨,在婺源这个巨大的砚台上不知会研出什么样的汁卸下双肩,我跟随水的流向、水的四季最后的鞋带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唯一的婺源被水淹没,我被婺源淹没这首最早发在乐趣园〖第三说诗歌论坛〗,《第三说》年网络诗歌专号有收入。婺源之行的感受,前面是开放的散记,后面意犹未尽,卸下了现实的婺源,显得更超脱,也更接近诗人心中的真实。“除了人类和蝗虫,很少有一种动物能在观光一个地区时把它弄得乱七八糟!”“一个时代的转身,就这样窒息了我的想象”,但诗人毕竟挣脱了,于是还有后面几节,从感受提升到了诗的层次,也可以说是到了语言的层次。朱佳发诗作很多,除了豪气逼人一类,这首我感觉诗性最丰富,因为有更多的不可言传之意。这首诗也是朱佳发在审视和调整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在路上,朱佳发感受着,以诗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