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桃花源里人家春日踏青必去
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茶的清新,土的芬芳,水的灵动,还有江南四月轻盈的春光。西递,去一次远远不够。
在西递,随意和一个村民聊起,他们都会告诉西递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上楼的梯子为什么特别窄,屋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他们俨然是村里最地道的导游。
这个村子的气息,总是让人想起外婆家,而外婆二字就足够温暖。
“西递”的由来
西递古时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得名;又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
油菜花谢了还有什么?
十里春风拂过村庄,油菜花、桃花次第开放。正当我沉醉在油菜花之盛大,叹息其即将凋落时,友人老唐(西递昆仑国际青年旅舍老板)说道:“你们只喜欢油菜花盛开时的样子,而我喜欢的是她的一生。油菜花会凋谢,但不久就会结出果实,去年我和村民一起打油菜籽,炸油菜籽,那样的油炒出的菜真的是很香。”
村子里四处可见写生的学生
画里故乡
看过雨天里的西递,你就会明白,为何古人可以把江南画的这样诗意。四月的西递,晴一阵,雨一阵。我住在西递村尾的一家青旅——昆仑。打开窗既是远山,烟雨中,青山如水墨般,浓淡次第排开。
西递时光慢
“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在西递,时光很慢。因为村落遥远闭塞,西递鲜有现代经济入侵,并且大规模完整保存了清代的徽派建筑。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高高低低的白墙青瓦,如音符一般,韵律有致。雕梁画栋,规格礼数十分讲究,并且官商有别。比如,经商人家的院子里,大都会建一个方形水池,聚水意味着聚财。
村里的居民不多,年轻人大多外出读书或务工。门经常是打开着的,偶尔闯入,总会被它恢弘的格局,细致的木雕所吸引。房子的屋顶大都是瓦片累积起来的,这样的结构既可以排雨也可以通风。从前慢,人们对建筑的设计是这样耐心,既有智慧又不失华丽。
这里的雕花床也是很有意思的,真正的雕花床比我们现代人睡的床构造上都要小一些。对于新婚的的夫妻来说,他们是陌生的,对于吵过架的夫妻,他们是有隔阂的,而雕花床并不宽,夫妻之间距离也因此得以亲近。
村子里的青石板路也很窄,人的步子很慢,距离也就很近,可以从从容容的和陌生人打个照面。
东瓶西镜,意味着风平浪静
快乐的卖玉米大叔,叫卖声很有特点
种得了田,下得了厨,弹得了琴的村民——洪阿姨
马头墙
古老的灶台
精致的木雕小人
福禄寿石雕
木雕
吃春笋饮春茶
古者有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在繁杂的城市里沉浮太久,不如到山里静下心来饮茶一杯。静看茶叶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上下舒展,闻一闻春天的茶香。其实仔细想一想,茶不过也只是树叶而已,因为人的青睐才使它与别的树叶不同。很多人事,思维转变了,也就豁然了。
在大山里生活,只有应季的时蔬,在春天当然得吃雨后的春笋,它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而我是极喜欢吃春笋的,我总记得小时候父亲做的春笋味,是那样鲜美。
东奔西波,忙忙碌碌,后来只想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不是顺应人群和无止境的欲望,而是顺应自然,春耕秋收,晴耕雨读,做我喜欢的摄影,就这样留在西递也很好。
村书记夫人手作的春笋酱
毛峰和当地产的酥糖
上山采茶的茶人
-Theend-
图文:M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