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有点儿沉重,可能多数朋友也都有识破骗局的能力,姑且作为一个归纳整理吧,希望能帮大家擦亮慧眼。
骗局一:“硬”蜜
这种骗术可能源起于云南,旅游之乡,骗骗外地游客,近几年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出现过,屡屡有人上当,真是令人痛心。这种蜂蜜通常配备的桥段是,三两个穿着迷彩或电工服饰的人,说在附近施工发现的“野生蜂蜜”,欺负大家没见识而已。之前我有一篇文章提到过,我国最硬的蜂蜜也不过像奶酪一样,可以轻松用刀子划开,绝对用不到锤子!
骗局二:市场摇蜜
大家注意啊,我说的是市场摇蜜而不是现场摇蜜,一般是在人流量大的市场门口,三轮车上装着几个蜂箱和摇蜜机,从蜂箱中拿出来盛满了“蜜”的巢脾,放摇蜜机里摇一下,就现场装瓶出售了。细心的您,可以注意观察一下他的巢脾,黑黢黢的居多吧?整张巢脾上有一点儿白色的蜂蜡没?告诉您一个真相,在流蜜期,蜜蜂们采回来大量的蜂蜜,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造赘脾,就是在巢房以外的地方,比如框梁、挡板等处建新巢房,为的是存储更多的蜂蜜。养蜂人也是观察这种现象才确定是有大量新蜜采集的。如果您没看到这些,那说明这些巢脾不是出自养蜂人之手,巢里装的东西,也不一定来自蜜蜂。不要以为那么小的巢房,不好向其中装糖浆,有一种操作叫“灌脾”,就是把空巢脾按到糖浆桶里,用手一抹,就灌满了。
骗局三:路边养蜂
我说的路边,指的是城乡结合部的路边,那里人流量大,而这种“蜂场”一般也就三五十个蜂箱,他们也住帐篷,但你基本见不到他们管理蜜蜂,而是以现场摇蜜卖为主,参考上述的市场摇蜜。真正的养蜂人,以车为单位养蜂,一场蜂通常在~箱之间,刚好装满一车,不亏运费。绿色通道有规定,蜂箱装不满八成,是不给免费通过的,所以基本没有拉着半车蜂转场的蜂农。而且,养蜂人最担心的就是蜜蜂螫人,一般都选取人流量小的偏僻处安放蜂场。像下图这种情形,高度涉嫌路边养蜂,看箱门口这点点蜂的数量,不足以摇取蜂蜜,更别说摆放的那么多王浆框了。取蜜、取浆都是要以充足的蜜蜂数量为基础的,否则,即便外界百花烂漫,没有足够的蜂兵,也是徒然。
疑似路边蜂场,歪歪扭扭的几十个蜂箱
骗局四:现场摇蜜
这种情况与第三种情况类似,有些专业蜂农也参与其中。比如我年2月份在云南罗平油菜花场地时,大量蜂场都在那里繁殖蜜蜂,恰逢当地油菜花节,前来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很多朋友都喜欢到现场摇蜜,认为现摇的质量更有保证些。殊不知,当时正值蜜蜂繁殖期,虽然油菜盛开,蜂群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还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参与生产,这时候繁育后代才是蜂群的主要任务,为了让蜂群专注于产卵、孵化,养蜂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奖励饲喂,您这个时候来摇蜜,有点儿白糖在所难免。当时还听说有一个蜂场使用双层底的摇蜜机,就是说摇两张脾,能倒出来20斤“蜂蜜”。理论上一张存满蜂蜜的巢脾,最多能存5斤蜂蜜。当年在整个油菜繁殖期,能架起继箱生产蜂蜜的也不足百分之一,绝大多数蜂场在油菜花期结束时都没能架起继箱来,您这时候来取蜂蜜,是来早了。
意蜂在单层蜂箱时,是没有生产能力的
骗局五:挂羊头卖狗肉
这种情况可能比较多,没被识破之前看上去挺风光的,比如近期比较轰动的“杨霞”,还有很多在网上标榜“土蜂蜜”同时又月销上万斤的。就算是不错的年景,平均群产量达到10斤,一万斤土蜂蜜也需要一千群中蜂来生产吧?月销万斤,那需要几个一千群来提供全年的产量?达到这种规模的中蜂场在全国范围都是屈指可数的。如果真有那么多中蜂保有量,国家也不至于给中蜂定义成保护物种了。我想,不过是有人觉得土蜂蜜这个名字好听,借用到自己的产品上,方便销售而已。这种不负责任的宣传背后,应该是隐藏了一颗唯利是图的心。类似的情形还有那些鼓吹巢蜜的营养价值4倍于普通蜂蜜、宣称巢蜜是融合了蜂蜜、花粉、王浆和蜂胶等多种营养成份的,还有卖土蜂蜜却贴意蜂箱的宣传文案,更是明显的粗制滥造。不过,这种宣传资料的背后,应该是有人专门研究过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喜好,然后才来投其所好的。如果大家都能提高意识,在没见到蜜蜂之前,小心求证,在没有充分学习之前,谨慎购买,我相信骗子们早晚会技穷的。前面我介绍的蜂种和蜜种,就是方便大家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土蜂蜜,别让坏人们轻易就把您带偏了方向。
曾经火爆一时的蜂蜜霞,已经被揭穿
骗局六:人工勾兑
这应该算是造假术,为前面几种骗局提供货源的,我猜他们一般不会直接面对消费者,我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就不祥述了。
骗局七:水蜜浓缩
这算不算骗局,我也拿不准,我提出来,大家判断吧。水蜜浓缩,应该是目前主流蜂蜜市场的基本事实,这在蜂蜜行业中已经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如果把浓缩蜜也算作是假蜂蜜的话,那确实符合某位专家的说法,超过八成蜂蜜都是假蜜。在我看来,浓缩蜂蜜符合蜂蜜国标中给出的各项指标,各级食品监管机构也都是按这个国家标准去监督检验的,绝对是合法商品。严格意义上来说,浓缩蜜不太符合国标中给出的蜂蜜定义“蜜蜂采集植物花蜜、分泌物和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说浓缩蜜不符合蜂蜜定义,是因为浓缩蜜的前身是水蜜,没有达到“充分酿造”的程度。对此,欧洲标准说得更明确,“没有任何添加和去除”,咱们的国标中,对添加物限制很严格,却对去除水份这件事没做说明,浓缩蜜就是去除了蜂蜜中多余的水份,蜂蜜浓缩企业的宗旨就是:用机器半小时的运转来代替蜜蜂七天的劳作。这可能也是目前蜂蜜行业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
骗局可能还远不止这些,很难穷尽他们的方法,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好人的聪明才智很难超过他们,如果您还想着通过观察研究一瓶装好的蜂蜜来鉴别真假,那早晚会坠入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陷阱。借用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那句经典来提醒大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是很难揣摩的,不止是蜂蜜行业如此,但就蜂蜜行业来说,“厥中”也不难找到,跟随蜜蜂生活七天,您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