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九月天紫韵幽兰绝句五十六法合辑第31 [复制链接]

1#

第期诗词艺术天地

图片

诗词艺术天地编辑部

总编:九月天

副总编:紫韵幽兰

顾问:徐岩

主编:魏敏彩云时代爱在心中带花边的云彩

诗词宣传部长:李淑霞

九月天绝句五十六法练习

七言绝句五十六法出自于素有“广西才子”之称的冯振心先生(年——年)所著《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一书,冯振心先生是我国有卓著成就的教育家、出类拔萃的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杰出的近代现代诗人,他收集整理了历代七言绝句佳作首,按类比法分成五十六法,先博举其例,而后综籀其法。

绝句56法/p>

第1法/p>

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七绝·开头篇

文/九月天

新作句成品构思,悦人悦己有跟随。

云中传信青龙到,却转句成夜会诗。

绝句56法/p>

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德祥《爱闲》

一生心事只求闲,求得闲来鬓已斑。

更欲破除闲耳目,要听流水要看山。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蝶梦庄生花共醉,花飞蝶舞易随风。

明知是梦偏还做,多少痴情蝶梦中。

绝句56法/p>

第3法:

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李遘《绝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沙田飞雪任沉浮,人世沉浮望雪楼。

已觉暮山残日尽,暮山还比晚云愁。

绝句56法/p>

第4法:

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较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黄荣《牧牛图》。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七绝·望梅

文/九月天

为看江梅大雪游,涉江一顾得淹留。

莫愁花笑容颜老,花亦飘零泪滴愁。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城中烟火使人愁,半热不冰百尺楼。

往事如山怯回首,窗前回首月如钩。

绝句56法:

第5法

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李遘《送春呈袁祖州》。

去年春尽在宜春,醉送东风泪满巾。

今日春归倍惆怅,相逢不是去年人。

七绝·迎冬

文/九月天

去年风冷在长春,疫景难嗟惆怅人。

今日风轻桥落雪,几多心绪在南津。

七绝·无题(孤雁出群格)

文/九月天

去年天使送秋风,白衣娇身难见容。

今日拂衣图一醉,醒时檐角挂霞彤。

绝句56法:

第6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皱浩《仁老寄墨梅》

前年谪向新州去,岭上寒梅正作花。

今日霜缣玩标格,宛然风外数枝斜。

绝句·秋情

文/九月天

昨日看花似少年,满园香菊沁心田。

今朝轻雨压残暑,最是宜人九月天。

七绝·吟冬

文/九月天

忆昨万家云覆雨,花蹊千树钓江潮。

而今击柳吟无翠,雾里冰枝笼玉雕。

绝句56法:

第7法

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袁凯《扬州逢李十二衍》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疏密檐间三两星,思乡忆起与谁盟。

如今流尽他年泪,望月因何愁又生。

绝句56法:

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王廷相《芜城歌》

莫向隋宫问六朝,璚枝玉蕊已烟消。

只今惟有湖边柳,犹对春风学舞腰。

七绝·中庭月

文/九月天

莫说千红浑过尽,秋风摇落彩毫轻。

只今唯有中庭月,冷傲偏添雪夜明。

七绝·冬日思钓

文/九月天

雪欲成冰完作玉,迎冬塞上变琼瑶。

只今惟有思邕水,群翠无风钓汉桥。

绝句56法:

第9法

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杨慎《赠宋文百户石岗舍人》

七十从戎鬓已斑,劳君相送出滇关。

过家儿子如相问,为报衰翁二月还。

七绝·答米小九

文/九月天

冰雪玲珑凭寄与,琼花如玉柳如丝。

小朋解语勤相问,快活诗人已共知。

七绝·雪

文/九月天

天煞风神手握刀,浮云切碎予鹅毛。

怪渠杨柳如相问,点絮成银道法高。

绝句56法:

第10法

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高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七绝·玲珑景物

文/九月天

玲珑景物又年华,玉宇无尘意转嘉。

借问琼楼何处有,一川遗落伴梅花。

图片

绝句56法:

第11法

第三句亦用“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苏轼《又和景文韵》

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

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七绝·忆赏冰灯

文/九月天

缤纷夜舞庆琼楼,一树晶莹引玉眸。

借问无尘银阙里,谁人不是雪中游。

七绝·冬日望春

文/九月天

冬闲尽日将愁度,展翠山河在梦中。

借问春光何处好,转年遥认一枝红。

绝句56法:

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或并第四句亦承上句一气作问。

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七绝·冬怀

文/九月天

琼花暮霭高低下,雪隔疏林玉树间。

何处流霞千万缕,风前几度老青山。

绝句56法:

第13法

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七绝·冬

文/九月天

云霞缥缈绕江空,一树玲珑似玉翁。

冰雪繁华何处有,琼楼别苑满关东。

绝句56法:

第14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李商隐《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七绝·冬

文/九月天

玉宇琼楼窗外看,银枝轻舞近高台。

如何得与仙姑约,月色玲珑一并来。

绝句56法:

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项安世《夜雨》

夜窗疏雨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人间碌碌任流浪,穷达难言世路平。

一望烟霞江水冷,如何诗酒逐闲情。

绝句56法:

第16法

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七绝·冬怀

文/九月天

世事成烟寒蝶梦,人无定慧起闲愁。

何如诗酒同君饮,稳结神仙阙上游。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网络初闻吟妙语,屏前一展共飞诗。

何如相见长相对,银苑飞琼赏玉奇。

绝句56法:

第17法

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

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

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坐望闲云感岁华。楼前疏柳乱昏鸦,

不知今夜何时雨,几度风狂送落花。

绝句56法:

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

贺知章《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绝·冬怀(孤雁出群格)

文/九月天

岁月流光照北峰,满城灯火暮烟同。

不知谁解一樽绿,且把闲愁置酒红。

绝句56法:

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

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

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

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

七绝·吟冬

文/九月天

又见风回雪覆沙,冰衣感慨问诗家。

不知香冷吟多久,一曲清平度岁华。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烦恼难追年少狂,愁多常染老来霜。

不知谁解半生醉,梦到天明都是凉。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屡展新诗发各群,词章师友议纷纷。

不知笔力窥骚雅,玉树琼花皆有文。

图片

绝句56法:

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第四句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

田僧《题福教寺诗》

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

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

七绝·冬怀

文/九月天

满天凉月明如水,此夜难吟两鬓霜。

醉卧不知身入梦,三千里外有云乡。

绝句56法:

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

邵雍《天津感事》

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七绝·冬夜雨

文/九月天

北风吹雨似回春,枕上酣魂滴到晨。

蓬草青芜疑又在,不知梦里是寒身。

绝句56法:

第22法

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无”“几”等字。

李商隐《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七绝·癸卯年末

文/九月天

严冬遇雨显神通,几欲相期谁驭风。

只道曾经春舍在,不知疫隔满亭空。

七绝·小雪时节

文/九月天

谁驱云墨乱涛风,雨里衣裳伞下红。

节气时来无小雪,穷荒仿佛又秋中。

穷荒:边荒之地,指关外。

绝句56法:

第23法

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刚知平仄论烟霞,网络闲人写落花。

借问群中吟诵客,如今几个是诗家。

绝句56法:

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晁冲之《夜行》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七绝·又见小雪

文/九月天

昨日融冰零上度,不堪冬雨湿阳台。

今晨又见玲珑树,知是江风送雪来。

绝句56法:

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陆游《看梅归,马上戏作》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

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景物诗中言六六,情怀欲述有千千。

输他风月寻常客,钓趣轻舟水岸边。

绝句56法:

第26法

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王昌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李白诗成静月多,又观老杜得蹉跎。

自嗟不及前人赋,焉敢高吟媚俗歌。

绝句56法:

第27法

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谁怜一叶多情字,流水无心对落花。

世事谩嗟真变化,不如将句寄烟霞。

绝句56法:

第28法

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龚诩《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

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白云笑我无高趣,俗事缠身说有愁。

伫望江边飞鸟在,又添烦恼不如鸥。

绝句56法:

第29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张祜《听筝》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寒云一夜风。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木马嘶风诸葛谋,酒阑感概鲁班愁。

分明就是铝和铁,耕种如何赛过牛?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远梦频惊见物华,载愁不去冷无涯。

分明帘幕妨芳影,思绪乘云到汝家。

图片

绝句56法:

第30法

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童承叙《宫词》

三三两两不知愁,结束罗裙学打球。

傍晚忽闻仙乐近,分明只在殿东头。

七绝·酒不解真愁

文/九月天

愁肠冷落凭何暖,酒被闲人指是非。

但解愁城须百醉,分明弄巧陷重围。

绝句56法: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刘绩《听胡琴》

胡弦轻轧语星星,破入甘州便泪零。

一种尊前沈醉客,解听争似不曾听。

七绝·吟冬

文/九月天

晨曦轻饰见仙霞,彩羽来妆富贵家。

一种玲珑冰似玉,风流皑树伴梅花。

绝句56法: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沈受宏《同钱太史泛舟座有女郎湘烟戏题》

酒绿灯青夜语中,家乡同隔海云东。

伤心一种天涯客,卿是飞花我断蓬。

七绝·红楼梦

文/九月天

千载悠悠沉骨冷,冰霜梦里见低吟。

红楼一种葬花客,到死何曾有二心。

绝句56法: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第四句其所忆之事也。

归有光《《初发白河》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风流才气凭谁赏,大雪深时酒独倾。

犹记小诗题岁月,不须惆怅感余生。

七绝·忆渔

文/九月天

殷勤把酒写银钩,明月相邀说好秋。

长忆邕江丰水趣,扬竿忘却世间愁。

绝句56法: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

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七绝·梦江南

文/九月天

北风吹雪渡横塘,梦里春畦在异乡。

莫怪醒时心已动,江南渔趣入诗囊。

七绝·雪夜

文/九月天

寂月巡街任北风,霓灯照雪夜深红。

莫嫌寒舍冷霜瓦,自爱琼瑶酒不空。

绝句56法: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第三句先说明其意者也。

郑谷《席上赠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七绝·晨思

文/九月天

借问飘零惆怅事,风霜几度白人头。

一机咫尺通千里,莫向屏前强说愁。

绝句56法:

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杜牧《题城楼》

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小菊经锄终结花,清馨一束送诗家。

不须三味真君火,泡种壶间慢赏茶。

绝句56法:

第37法

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宋元《讨柴》

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斧伐作薪来。

山人指点长松说,尽是刘郎去后栽。

七绝·看聊

文/九月天

今人几度诗怀古,韵入词章可破闲。

指点春风添一笔,花开妩媚柳青山。

绝句56法:

第38法

“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朱凤翔《村外闲吟》

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

竞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七绝·冬夜

文/九月天

夜灯照雪凝霜树,鉴月寒风冷彻心。

谁说此时华发乱,镜中莫作白头吟。

绝句56法:

第39法

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高明《题青山白云图》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茅庐早起无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七绝·大雪

文/九月天

闭户浮香自煮茶,霜亭远影落天花。

窗前闲望无一事,雪似鹅毛送几家。

图片

绝句56法:

第40法

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张咏《雨夜》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日日风霜似不同,镜中惆怅鬓成翁。

无端懊恼伤前事,醉把愁心付酒红。

绝句56法:

第41法

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第四句或用“依旧”“犹还”以呼应之。

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客醉清江劳远梦,春城忆酒落花舟。

恼人最是无情月,依旧窥窗不管愁。

绝句56法: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或“任”“总”,第四句或用“只”“终”“亦”“也”“犹”“又”等以呼应之。

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世事从他乱似麻,轻风一棹逐烟霞。

纵然许个真仙尉,云水乡中终是家。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难耐闲情伤眼力,无聊网上结心期。

纵然套路浑相似,犹有愚顽不自知。

绝句56法: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赵师秀《采药径》

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才过得幽寻。

如今纵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荫。

七绝·梦江南

文/九月天

春向烟江秀丽歌,一川明月照蹉跎。

梦间纵有休浪著,船荡悠悠酒未多。

绝句56法: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笔忆江湖曾刻求,文中日月欠风流。

小诗自乐惊词客,纵酒狂歌且忘忧。

绝句56法: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王维《送沈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七绝·冬夜

文/九月天

吹梦笛音风过隙,拥衾展转挑窗帘。

玲珑世界冰如玉,月满关山雪满檐。

绝句56法: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第四句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杜牧《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七绝·无题(孤雁出群格)

文/九月天

高楼望断日平西,岁晚心遥羡雁飞。

唯有寄情杯酒绿,年年红蕊梦中归。

绝句56法:

第48法

“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陆游《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满苑飞花银世界,疑娥飘渺舞瑶池。

醉前明月何人见,唯有清风醒后知。

绝句56法:

第49法

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李益《隋宫燕》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红叶经霜总是愁,花邀杯影怕同游。

自从身与少年别,常有题诗九月秋。

图片

绝句56法:

第50法

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韦庄《鄜州寒食》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七绝·冰雕

文/九月天

冰肌玉骨展蛾眉,珠阙香浮到蕊枝。

好是嫦娥邀客舞,李仙把盏发新诗。

绝句56法:

第51法

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塞外冰天惊岁晚,城中雾雪又朝寒。

若为旧怨随风去,只把新欢当下看。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常在梦中除小忿,枕忧杞国月不明。

若为都尉鸣三弄,应是愁人起五更。

长鸣都尉:鸡

绝句56法:

第52法

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俞桂《江头》

渔浦山边白鹭飞,西兴渡口夕阳微。

等闲更上层楼望,贪看江潮不肯归。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常叹囊中无几钱,且将名利锁心田。

等闲遇兴须凭酒,醉卧能吟一百篇。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诗里江湖文为家,词中赋笔客天涯。

等闲吟得莺啼序,惆怅庭前无落花。

绝句56法:

第53法

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七绝·冬日逢雨

文/九月天

入冬颇异雨来时,霁景关山说怪奇。

正是霜风能共我,一轮明月寄谁知。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清霜满地雁行迟,往事如风不可追。

正是黄花轻得意,赏心当下欲凭诗。

绝句56法:

第54法

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孙原湘《题扇》

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

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著尘氛。

七绝·忆江南

文/九月天

花飞与客三月三,酒好招人畅自酣。

如此惠风如此景,同君一醉在江南。

绝句56法:

第55法

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李涉《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一日闲。

七绝·无题

文/九月天

浮世光阴不可留,疏篱晚节曲中游。

香含菊露听风语,又是丰年九月秋。

绝句56法:

第56法

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陆游《梅花绝句》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七绝·冬景

文/九月天

西园夜冻梅千树,四望琼瑶月影高。

此景惟诗琢冰句,白花绵作水霜袍。

紫韵幽兰:中国诗歌报唐宋格律诗词创研室主编。

文/紫韵幽兰

轻叹窗外雨不休,闲宅家中网络游。

也有想将书法练,却无意境伴笺愁。

(.4.13)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抒情岁月惜流年,回韵那年伴驭篇。

莫道缘来诗画染,来年兰梦待馨圆。

(.4.27)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墨香深处醉成仙,诗韵柔柔伴砚边。

岁月已然风雅引,人生岁月又情牵。

(.4.28)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清风引我赞春诗,水秀山青百鸟姿。

桃李芬芳心暖醉,芬芳途径柳眉丝。

(.4.29)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去年诗画友情篇,感悟人生岁月牵。

今日忆篇深挚读,赏心诗画伴明天。

(.4.30)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昨天笑在梦情头,绿水青山翠碧柔。

今日雅诗描美景,依然岁月莫言愁。

(.5.1)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又研七绝墨香开,平仄诗词押韵来。

今日无题章有赋,完成作业美篇台。

(.5.2)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南院茶台碧韵柔,飘香幽雅已无酬。

只今唯有风萧瑟,犹伴荒凉泪影投。

(.5.3)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春晖引我古城游,闽越山青水秀流。

桃李芬芳如相问,采风美景画诗求。

(.5.4)诗词中国(2)群接龙

文/紫韵幽兰

闹中取静拾清欢,雅赏心经思路宽。

欲问禅茶何所似?佛家智慧悟幽兰。

(.5.6)诗词中国(2)群接龙

图片

文/紫韵幽兰

轻纱细雨洒窗凉,春困缠眠梦异乡。

试问悠游何景处,谁人知晓宋兰塘。

(.5.16)诗词中国(2)群

文/紫韵幽兰

惠风和畅访茶乡,惟见农家采选忙。

忽闻林峦谁妙啭?恰如布谷戏幽香。

(.5.21)诗词中国(2)群

文/紫韵幽兰

沉浮茶叶水中开,灵静诗香伴墨台。

谁懂镜花幽寂泪?来兮归去亦尘埃。

(.5.29)诗词中国(2)群

文/紫韵幽兰

暮落孤芳老酒盈,西风依院总关情。

如何不教忧愁染,更在南乡赏月明。

(.4.8)

文/紫韵幽兰

清风云淡伴斜阳,碧水莲芳倒映塘。

池岸犹聆蛙影唤,如何醉我入心房。

(.6.9)

文/紫韵幽兰

夜入江湾待月开。客过莲岸守云台,

何如风定晴光出,不负痴情遇见来。

(.6.9)

文/紫韵幽兰

暮夏幽香摘荔枝,红颜满目忆唐诗。

不知谁懂当初玉,可解君王献美词。

(.6.9)

文/紫韵幽兰

端午龙舟浩瀚游,粽香艾叶玉如钩。

不知屈子今何在,自有诗文日月收。

(.6.25)

文/紫韵幽兰

云淡风清暮夏悠,荷沾玉露抚香羞。

不知片片浮萍漂,引梦人生些许愁。

(.6.26)

文/紫韵幽兰

岁寒三友傲风霜,多梦人生志向芳。

俗世不知怜玉客,清音墨院画魂香。

(.10.26)

图片

文/紫韵幽兰

暮归夏景采风香,榕树怡人墨玉扬。

描尽幽芳留素韵,缘知我意为谁忙。

文/紫韵幽兰

烹茶煮酒望江涛,淡墨吟窗喜紫毫。

岁月幽然风雅伴,已知仲夏换荷袍。

文/紫韵幽兰

炎夏芳馨自在开,紫红鲜艳伴风来。

玲珑娇影幽香绽,谁解情丝赋墨台?

文/紫韵幽兰

夜幕降临笔墨房,翻开相册忆家乡。

诸多故事曾留念,知在情深梦远方。

文/紫韵幽兰

闲翻相册悦心怀,任意欣然站一排。

回首青春追不及,晚风摇落叶随阶。

文/紫韵幽兰

夏去秋来又梦枫,斜阳古道映霜红。

人生不似多如意,岁月依然盼和融。

文/紫韵幽兰

人生岁月友情融,世事都要想得通。

利禄功名庸俗客,不如雅墨做诗翁。

文/紫韵幽兰

诗画清秋梦又新,轻描淡雅是江滨。

宜人景色枫红在,此韵不如往事春。

文/紫韵幽兰

竹韵沾霜品自高,风姿傲骨似贤豪。

分明四季常青客,相伴尘缘引墨骚。

文/紫韵幽兰

晚晴最是伴云烟,月下花香载满船。

桥映碧波流水远,分明景色雅河边。

图片

文/紫韵幽兰

独携寂寞入诗门,自舞清风伴墨存。

一种心情随梦笑,三更明月异乡魂。

文/紫韵幽兰

书案清风忆晚霞,画廊明月念昆茶。

夏情一种玫瑰语,入韵飘香醉墨家。

文/紫韵幽兰

园林莺语唱清心,欢跳枝头雅俏吟。

忽忆南山幽画景,鹂声引我念知音。

文/紫韵幽兰

玉翠公园暮夏新,琳琅满目引游人。

莫嫌青果芳香挂,秀尽温柔伴俗尘。

文/紫韵幽兰

日转温柔夜湛凉,蝉声渐远树林旁。

荷池挽月生莲子,莫怪丝连藕节塘。

文/紫韵幽兰

闲情逸致网来游,面对高人勇敢谋。

不用输赢论结果,只求上进感知收。

文/紫韵幽兰

两者交锋众友围,方盘博弈笑谈依。

妙观巾帼低声语,智勇双全显动机。

文/紫韵幽兰

墨情相守共幽芳,缘梦依然格外香。

谁说雁笺怜玉影,鹊桥仙会韵柔肠。

文/紫韵幽兰

眼看寒露落清秋,望北柔情伴梦羞。

虽说牵缘无一事,却含月色三更幽。

文/紫韵幽兰

粉紫娇柔伴露开,玉容芳雅醉贤才。

无端蓬荜诗馨起,韵色风情入砚台。

图片

文/紫韵幽兰

风吹香影伴书台,菊韵诗花墨砚开。

惟有入情山水作,与时俱进换新来。

文/紫韵幽兰

朦胧醉眼望天空,思绪柔情伴晚风。

最是南边娇小月,每逢佳节念秋中。

文/紫韵幽兰

伴杯心事伴清秋,一首幽笺一梦柔。

总忆人生香案伴,风云岁月墨花留。

文/紫韵幽兰

夏风妩媚伴妖娆,明月柔姿过柳桥。

有梦纵情山间水,无缘驿路曲音箫。

文/紫韵幽兰

草堂青色见春风,微笑含羞意未穷。

此境骚人游圣地,纵情对雅满园红。

文/紫韵幽兰

梳妆倩影伴风柔,次日携春任我游。

油菜花乡如画美,豪情新韵写心头。

文/紫韵幽兰

清歌伴我赏西湖,雅句随心赋旅途。

唯有诗情牵挂远,留言词似酒香壶。

文/紫韵幽兰

笺上峰岚醉梦秋,画中水韵入河流。

远望雁阵飞行去,惟有闲情伴墨柔。

文/紫韵幽兰

松心梅骨竹枝依,山秀芦花似雪飞。

自从遇过神妙笔,温馨情感唤诗挥。

文/紫韵幽兰

芳香秀色伴流年,雨后光明港栈边。

好是悠然逢荷影,清风招我醉幽莲。

图片

文/紫韵幽兰

相思一叶附清秋,不恨三生更自悠。

若为笔丰豪气爽,舒心便是最风流。

文/紫韵幽兰

枫叶飘红染尽秋,桂风轻曳伴香留。

等闲幽雅舒情句,拾得芳心醉韵柔。

文/紫韵幽兰

万花丛中绝无双,千朵嫣然笑望窗。

正是引风香境路,枝头喜鹊唤春江。

文/紫韵幽兰

相传古渡几千年,谁见仙家叶作船?

如此奇葩池韵景,心荷摇曳碧连天。

文/紫韵幽兰

枫红菊艳伴诗柔,山碧河川景色幽。

风雅倾怀心已醉,又添入句一笺收。

文/紫韵幽兰

依然岁月伴诗痕,自在人生赏画村。

福地洞天山水处,清风不负墨香魂。

徐岩,原名徐彦,年生,祖籍浙江衢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文旅部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办备案国礼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5届、第7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金奖艺术家,文化和旅游部首批高级画家(年考核通过),全国书画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培训基地秘书长,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传统文化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院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艺术顾问。诗词艺术天地顾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