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皖南风物录(northcold)
油菜花开了。
油菜花是我幼时见过的再寻常不过的东西。几场春雨后,冬日里看着还像青菜一样的油菜,便窜到一米多高,*花渐次盛开,招蜂引蝶。
油菜花
近些年开始流行踏春看油菜花,网上到处是推荐油菜花观赏胜地的文章,这其中皖南是当然之地,尤其以徽州为最。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毫无吸引力,从小看到大的玩意。但北居日久,又有些怀念了。
前几年大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里曾提及,油菜在中国的种植范围很广,尤以长江流域为盛。从川渝到江浙,都有油菜花的倩影。汉中虽属陕西,但地处秦岭南麓汉中盆地,地理上算南方,油菜花也颇负盛名。前几年曾去汉中看过,油菜花蔓延在汉中凤堰梯田,目及处,一片*澄,蔚为壮观。
置身花田,蜂虫纷飞,让我想起幼时的一项游戏。用纸叠出一个套子,套住拇指和食指,去油菜花丛里,捏那些正在授粉的蜜蜂。不消片刻,便可以捉好些蜜蜂,一些装进瓶子里看其乱飞;一些被卸掉翅膀,无法飞起,地面翻滚,这些蜜蜂一般都不得善终。人的童年总有些灰暗经历,无聊又真实。
赏油菜花其实赏得是当地风物,汉中有梯田,皖南有民居,白墙黛瓦与金*翠绿相映,相互成全。网上有一份推荐安徽油菜花赏处的名单,九个地方徽州占了八处,歙县、休宁、婺源都有极佳的赏花去处,剩下一处在芜湖的响水涧。
幼时还听闻有一种病,油菜花盛开时,有些人便发了痴。村里有一人,我读一年级的时候,全村敲锣打鼓,那人胸带红花,送去当兵。几年后疯了回来,村里流传各种版本的发痴病因,有说被老兵打的;有说是被雷达信号击中了脑袋;有说家族病史,他奶奶就是疯子,不一而足。
我不知道他为何疯了,只知道村里从此多了一个疯子,每年油菜花开放,他便举止躁狂,邻人避之不及。疯子不讨人喜欢,乡人时常聚在一起嘲之,说他看见妇人,眼神发直,一口可以吸掉半根烟。
香油
油菜花期一个多月,*花飘落,结籽成熟。农历四月份,便是油菜籽收割的季节。割倒,曝晒,去壳,收集,所得的油菜籽要送去榨油。
蒲桥街上有一家油坊,每年油菜成熟时,便生意兴隆,农户将油菜籽送去,兑换油票,接下里的一年里,家中无油了,便去油坊打油,要多少打多少。
油坊离学校不远,时常可以闻到油坊榨油飘出的香味,令人垂涎。油坊厂长是家中一位姑父,他的工作令人尊敬歆羡,地位颇高。
榨油后的渣,我们称为油饼,用途也很多。皖南水网密布,河塘纵横,一入初夏,便是小龙虾肥美的时候。油饼便是捕虾网中的诱饵,网中系着用小袋包裹油饼,抛入池塘中,虾蟹嗅着味儿钻入便再难出去。油饼还是很好的肥料,皖南并非好的甘蔗产区,但种植甘蔗的也不在少数,想要甘蔗长得又高又甜,就得下油饼肥地。
菜籽油在老家叫香油,这种油下锅后油烟大,要起沫,炒菜需等沫消了,方可下菜,不然油没熟,菜就不好吃。川菜离不开红油,据说这红油必须要菜籽油才行。徽州的毛豆腐,也必须要菜籽油煎烤才好吃。
菜籽油烟大色*味大,所以现代工艺制取的透明清澈的豆油、花生油很快就占领了农村的餐桌,现在村人种油菜的也不多了,市面上卖的菜籽油多打着古法、手工的招牌,价格也水涨船高。很多地方种植油菜,也是出于旅游经济的考量。
蒲桥街上的油坊几乎没了生意,也不知道还开没开。
皖南风物录(northc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