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心灵与春天的对话简评念琪组诗春天流 [复制链接]

1#

关于心灵与春天的对话

——简评念琪组诗《春天流过身体的铿锵》

文林育辉

一,穿越古典及春天的告白

咏物托思、假物言志一直都是历代文人诉诸文本的一种抒情方式,或哀婉动人或豪气冲天或道法自然。诗人念琪无出其右,于繁杂的生存环境中他深谙思维的革新与心灵的“惟修”,而他的近期写作路径恰能得到佐证。

准确地说,念琪在极力追求现代诗歌写作的“兴趣”与“韵味”方面更多崇尚一种古典意识的回归。在《春天》里,诗人直接从微弱植物的戏剧性情节塑造中(通过婷立的桃花与飘落的梨花、樱花)看到美景的昙花一现从而感悟时光的飘逝,而诗的趣味正是借助“一行白鹭”与“寂静的天阶”(一静一动)对比敲响诗人内心的铿锵。毋宁说诗人的言外之音需要历史的穿越,需要一场浪漫的对话,这在《璞月》中体现得尽善尽美,通过虚拟的“与唐朝诗人对话”反衬出诗人“采菊东篱,归隐南山”的心灵告白,这同时隐喻诗人所面临的苦闷与人世困惑,从而追求宁静、淡泊的心理诉求。

二,从民俗中感应时代的脉搏

有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春风得意马蹄疾”,诗人曾经遭遇的困惑换来逆袭的心境。这在两首《春天早晨》与《春天花车》里得到较好的阐释,前者象征春天的使者悄然奉献着春意盎然,后者干脆指涉一次“不经意”的物事变动而洞现聊暗花明之前林林种种的挫折与黑暗。这就不难理解,诗人为何在《将乐絮语》倾注虔诚的心灵同时簇拥大地怀抱自然,在同山川的对白中彰显时代的担当与责任感。这印证了诗人时刻顺应时代的潮流,感应时代的脉搏。

附:念琪组诗

春天流过身体的铿锵

春天

一树桃花夭夭地婷立于绿色坡上

周遭的梨花、樱花纷纷飘落

就象我的眼光哀怨缠绵

春光乍泄,雨已沉默

空气粘在水袖

桃红映上脸颊

一行白鹭穿过寂静的天阶

一群人,踏碎马蹄

沿水边吹暖笛音

璞月

——与唐朝诗人对话

在春天,穿越刘长卿的意境

寻觅柔软的源泉

一场邂逅在惊呼声中铺陈

于无声处反弹琵琶

倾听空巢鳥鸣

莓苔深緑,履痕隐约

常山道人此刻在哪里欣赏溪畔的山花

一场春雨之后,我们一起结伴

踏访南溪,随山拾捡璞玉浑金

与苍翠的松柏私语

春天早晨

鸟儿醒来了,叽叽喳喳穿过晨曦

坐等空气变红,花香不胫而走

儿时伙伴奔走相告

春风沉醉于其中

磨刀霍霍,叫卖声不绝于耳

种子正在脱下衣服,以光一般的速度

抢占广袤的土地

窗户必须打开,让春天的气息进来

让身体的气场游走

桃花打开了身体,樱花绽红了笑脸

河流穿过柔软的内脏,激活全身

春天花车

这个春天,不经意间上了一辆花车

满载油菜花、太阳花

一路芬芳、一路歌唱

在一个路口,不小心闯了红灯

那张春天的脸很臭,是不是很忐忑

一群孩子十分无助

曾经,车辆开过了冬天的区域

雨季的泥泞

爬涉过崎岖

一遍遍抚摸着春天和煦的肚皮

平抚惊悚、沟壑

和跌宕起伏的暗夜

洗刷悔恨和罪愆

请你把车停在一个山坳

开满鲜花的坡上

如果可以,用半生的劳动

换取一生的鲜花,满载而归

将乐絮语

只知道玉华洞闻名遐迩

还传说金华洞、银华洞扑朔迷离

是先人的玩笑还是沉睡未醒

只可惜宋朝古镇半途夭折

命运多舛

期待,再造山川秀美

那一夜的夜景灯带把我们带入斑斓的梦境

桥梁有了生命的色彩,流水有了律动的韵味

那一长串沿江亲水的步伐,引领我们追寻

山樱花绽放的声音,香樟树摇曳的身姿

程门立雪,已然成为中国成语

杨时自金溪冉冉升起

双肩落满历史晶莹剔透的白雪

跪下去一片喝采声音如雷贯耳

镛城,我只听得帝都的钟声遗落在闽越山间

掩盖在青山绿水负离子之中

血液流淌也应该似如此大钟缓慢敲响

居中在山水之间

不许冲动,将快乐进行到底

本期责编:李寻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