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媒体看安义市媒聚焦我县多项亮点工作 [复制链接]

1#
<

01

增放21万尾鱼苗助力生态发展

4月5日,南昌电视台以《安义潦河增放21万尾鱼苗助力生态发展》为题,对我县在安义潦河段(安义大桥上游两百米处)举行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02

“凌代表”的“种子经济学”

4月6日,《南昌日报》整版以《“凌代表”的“种子经济学”》为题,对凌继河绿能公司在十几年的种植实践中,探索出早稻种植、常规优质稻原种的选育、适合本地种植模式的“种子经济学”进行宣传报道。

原文如下

↓↓↓

“凌代表”的“种子经济学”

绿能人正在将秧苗放入田间

工人们正在机械智能化育秧中心劳作

绿能人奔波在田间地头

高产油菜绘就春天美丽画卷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三月正是春耕备耕时节,安义县鼎湖镇春风习习,暖阳正好。党的十九大代表、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正带领他的绿能人奔波在田间地头。“凌代表”今年在安义、乐安、靖安共流转了4.8万亩水田,其中多亩油菜正在扬花结荚,今年春季又安排了1.6万亩的早稻种植。不仅如此,今年他还继续种植多亩种子试验田,并找回了在江西“销声匿迹”多年的原种常规优质稻余赤米。

“要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早稻种植不能少;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常规优质稻原种的选育不能丢;要走出种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出适合我们本地的种植模式更是不能忽略。”在绿能公司十多年的种植实践中,凌继河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种子经济学”,这番话就是他基于此得出的朴实的种田心得。

□本报记者胡洪水刘磊/文

余霞/图

1

自留原种优质稻实打实降低早稻种植成本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凌继河曾到海南进行过两年水稻育种。这两年的育种经历,给他在水稻种植方面上了一堂扎扎实实的岗前培训课。深知常规优质稻原种优势的凌继河,这些年来,利用在海南掌握的育种知识技术,带领绿能公司从种子这个源头走出了一条水稻生产降成本的路子。

凌继河每年先到市场上买一次原种常规优质稻种,经过第一年的早稻种植后,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种谷自留下来,成为自留原种常规优质稻一代种谷,第二年再利用这些种谷种植一季早稻,这样既不会导致水稻品质杂乱,又能大大降低水稻种植的成本。

“自留种谷比市场上购买的原种便宜多了。”凌继河运用他的“种子经济学”理论,一五一十地算起了成本账。这笔账里,每亩的土地流转费、插秧费、化肥费、虫病草害防治费等基本上变化不大,变量最大的就是种子成本。

绿能公司早稻种植用的种子是上年自留的原种一代种谷,按2元/斤、16斤/亩计算,种谷的费用为30元/亩。如果换成到市场上购买杂交稻原种,按20元/斤、5斤/亩计算,种子成本达到元/亩,两者的价格相差70元/亩;如果换成到市场上购买常规稻原种,按4.5元/斤、16斤/亩计算,种子成本为72元/亩,两者的价格相差42元/亩。

“今年我种植了1.6万亩早稻。”凌继河说,“这些常规优质稻自留种成本价格大约为2元/斤,远远低于常规稻的市场价。种一季下来,光种子成本这一项,与购买常规优质稻原种相比,可节省成本60多万元;与购买杂交稻原种相比,可节省成本多万元。”

这就是凌继河在水稻种植上实打实的降成本的做法。

2

种双季稻设超产奖“种”出规模“奖”出效益

如何确保种植户种田既有收益,又有积极性?绿能找到了他们的自有模式。

按照绿能现在的种植模式,种双季稻成本约在元/亩,种一季稻成本约在元/亩。虽然种双季稻比种一季稻成本多元,但种双季稻中,早稻按亩产斤算,收益能够达到元/亩,晚稻按亩产斤算,收益能够达到元/亩。刨除各种开销,种两季稻公司的基本利润大约在元/亩。种一季稻按亩产斤计算,收益是元/亩,利润大概在元/亩。

“公司种植两季稻的收益远远超过一季稻。”凌继河谈到每一笔账、每一个数字,都信手拈来。

老凌说的早稻按照斤/亩、晚稻按照斤/亩、一季稻按斤/亩计算,是指他每年年初给公司员工规定的基本产量。完成了这个定额任务,种双季稻、一季稻的农户就可分别拿到合同规定的基本工资元/亩、元/亩。超过这个产量的,按合同规定对员工进行另外奖励。

实际上,种植双季稻,每年产量都在1斤/亩以上,超产达到斤/亩以上。对超产部分,公司按超产50斤以下奖励0.5元/斤、50斤以上奖励1元/斤的标准进行奖励,加上基本工资,农户实际平均收益可达到元/亩,扣除农机维修费、柴油费等,农户实际平均收益达到元/亩,公司平均收益达到元/亩。

而种一季稻,这几项数据分别是每年实际产量在斤/亩以上,超产可达到斤/亩以上,农户实际平均收益达到元/亩,公司平均收益达到元/亩。

“在我们的模式下,哪种种植方式有更高利润,一目了然。”凌继河说。

不仅如此,今年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对早稻生产格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