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绽放在田野的高原情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

五彩斑斓的彩色油菜在平安绽放。

平安成功种植出羊肚菌,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希望

陈红(左)与彩色油菜育种专家交流

陈红(左)查看羊肚菌的长势

导读:

陈红,生于1975年,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保护处副处长,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硕士、作物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组部、团中央第十七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援青)。

援青期间,陈红把彩色油菜和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引进青海,努力为平安富硒农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并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提高平安富硒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平安富硒农业的发展付出了心力和汗水。

□文/陈红

青海,这个听上去就显得有些遥远和苍凉的地理名词,在我的生命中,她仿佛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有幸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千里迢迢来到青海省,在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政府挂任副区长一职。这一年的工作时间,我为平安的高原富硒农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心力和汗水,在青海工作的这段经历也为我留下了宝贵的记忆和无尽的思念。

把脚印留在山山洼洼

挂职伊始,你很有可能被一些同事认为是来基层“镀金的”。当然,我也不例外。刚刚开始工作时,我基本作为“替补队员”,每天奔波在不同的会议室里。空闲之余,我望着办公室衣帽架上的那顶草帽,心里有些许的着急——我该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呢?

我决定把每年一度的平安区文化艺术节活动作为切入点。

在这批赴青博士团里,到区县一级基层挂职的就我一人,而且我是唯一从事农业的,其他人大部分是医学博士。我向区政府提出邀请博士团到平安区参加文化艺术节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

文化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20多名博士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海东市工业园和平安富硒产业园、品尝了平安美食、观看了平安歌舞、撞了平安钟、体验了平安文化。在和区里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中,博士们深入地谈了见闻和体会,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活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赞扬。由此,工作上也产生了变化,来办公室谈工作的人逐渐增多,让我日常的工作变得紧张而又充实。

有一天,三合镇祁新庄富硒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李小玲找到我,道出了发展之路上的苦衷:合作社种植的蔬菜品种市场竞争力不够,市场价格极其不稳定,导致收益前景并不乐观。

面对这样的症结,我开出了“引进附加值较高的新品种”的处方,并马上联系北京某蔬菜种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方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不说就免费提供了价值三万多元的娃娃菜新品种种子。

当我们收到满怀着爱心和温暖的种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喜悦。在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粒粒满怀希望的种子播种在了青海的大地上。

当季娃娃菜一上市,就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收益,每亩收入接近1万元,比过去的普通蔬菜增收至少50%。大家伙儿数着兜里的钱,真正体会到了新品种在提高经济价值中的巨大作用。

后来,下乡的机会逐渐多了,在和当地群众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青海人的质朴和好客。每到一处农家,村民都会炒几个农家菜,敬上醇香的青稞酒。我仅仅是一名农业工作者,村民们缘何对我如此款待?也许这是由于青海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吧。

面对这些希望通过知识来走向致富之路的农民群众,我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乡村的山山洼洼里。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前两个月我坚持走了八个乡镇的二三十个自然村,基本掌握了平安区农牧业和富硒产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彩色油菜与羊肚菌

有了调查,自然也有了发言权。在与区长碰头会和区常务会上,我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一定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带动扶贫工作。我决定要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和平台资源优势,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推进特色产业方面开展一些工作。然而,眼前的困难是我未曾预料的。

在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后才知道,老百姓种植的很多品种,二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过更新不说,作物种类选择上也十分单一。主要是马铃薯、燕麦一类的常见品种。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向,但我看到的基本是大水漫灌或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状况。大水漫灌对土壤结构破坏很大,也浪费本就稀缺的水资源。

看着淳朴的乡亲们一脸的期待,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

我想到了与我一起前来挂职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向青海省水利厅申请了2000万元的节水项目资金。

平安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农业科技意识不强,科技支撑力不够,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现实,我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谈心谈话,并带队到福州等地考察食用菌产业,到四川成都、德阳、甘孜藏族自治州考察智慧农业和休闲农业项目。

我认为,平安区具有高原冷凉气候、富硒土壤资源、区位优势明显等禀赋,应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主线,以抓调整、促转变、补短板为重点,着力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全力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富硒”品牌,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我首先在引进优特新品种做好特色产业上做好文章。四川省什邡市孝楠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全球首先育成的彩色油菜花绚丽多彩,产量与当地品种相当,既可食用,又可观花。我三次带队考察洽谈,成功与这一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于是,平安区划出10亩土地,双方共建了青海省彩色油菜新品种育种中心。五颜六色油菜花盛开时,平安区成为除什邡市外“第一朵彩色油菜花盛开”的地方。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在田边举行,游客争先前来观赏,明显带动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我提出的“以平安区为北方种源中心和科技中心,建成百亩育种基地、千亩制种基地、万亩示范基地”的彩色油菜大产业构想初露曙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球率先实现羊肚菌人工栽培,经济附加值极高,有些田块亩纯收入可达到10万元。通过查询我了解到,青海省有野生羊肚菌分布。但我最好能在平安找到野生羊肚菌的实证。我拿着羊肚菌的照片问当地农业科技人员,都说没见过。几周后我终于在一片林子里采集到了野生羊肚菌。于是,满怀信心地说服领导并推动平安区政府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其实,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宏伟的蓝图——羊肚菌能在平安区实现反季节栽培,打造“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高原富硒绿色有机羊肚菌”的发展格局。为了这一幅蓝图,我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分析平安区气候特征后,觉得采取适当措施躲避八月份几天高温是可行的。

最终,羊肚菌新品种首次反季节栽培试验在平安区取得成功。由于首次引进,种植户缺乏技术和经验,产量略低。但是,每亩纯收入5万元完全可以得到保障。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外鲜羊肚菌市场空白,发展前景十分诱人。顺季栽培后来也获得大丰收,亩产400多斤。一年种上两季羊肚菌,每亩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这在过去的平安区是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在后来举办的招商引资会上,好几家企业都表达了在平安区投资羊肚菌的意愿。因此,区农牧局对羊肚菌产业的信心也日益增强。

发展彩色油菜产业,可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后在平安区建立育种基地和制种基地,至少可以辐射到北方区域。发展羊肚菌产业,可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今后在平安区建立菌种生产车间和营养袋加工车间,并作为菌种中心和科技中心,向周边区域推广种植。再利用平安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建立物流中心回收羊肚菌产品。这样把附加值高的两端留在平安,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应该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提高。

经过一点点的积累和一步步的前进后,平安区主要领导对我的工作大加赞赏,区长对我分管的工作做了调整,从分管农牧业和富硒产业拓宽到分管农牧业、富硒产业、水利、林业和科技等“大农口”工作。并让我负责调整分配1000万富硒产业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不知不觉中,半年的时间悄悄过去了。海东市委组织部和平安区委、区政府的几位领导多次找到我商量,是否可以挂职延期。面对地方干部的重视和挽留,我觉得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认可。

为平安富硒农业“做媒”

青海是一个可爱的地方,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大自然赋予了这片土地许许多多的财富。就拿这里的高原冷凉气候来说吧,这样的自然条件让农作物很少发生病虫害。故而,这里的种植户很少施用农药,大多数人都使用有机肥。同时,由于土壤的原因,生产出的农产品富硒,许多如马铃薯和燕麦等传统作物,品质都非常好。

然而,平安区没有一个农产品申报过绿色或有机认证。宣传上,也大多在本区域范围内进行,加之缺乏有效的检测监督,其农产品价格与普通产品没有区别,富硒不富硒一个价,绿色不绿色一个价。

这样的现实情况,对于种植户来说收益并不能达到最大化,也无法有效提升大家种植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不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这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出路。

于是,我两次邀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刘平副主任,来到平安区对马铃薯绿色基地认证工作全面指导,并争取到青海省内唯一指标,组织申报了农业部燕麦绿色原料基地认证,组织申报了“平安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识。同时积极动员企业也申报绿色有机认证。

为了让平安区高原富硒绿色农产品,在北上广等高消费群体中扩大影响力。我邀请农民日报社王磊副社长亲赴平安区,推动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平安区挂牌成立了农民日报社宣传调研基地和记者实习基地,加大力度长期宣传平安区富硒农产品,《农民日报》以《富硒种养带来脱贫“硒”望——富硒产业扶贫“平安模式”探析》等为题发布宣传报道6篇。

平安区富硒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主要原因是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而国家对地方政府贷款举债加强管理,政府在打造富硒产业园和支持发展富硒产业方面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需要招商引资。

我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平安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我被任命为主要负责人前往北京召开招商引资及富硒农产品推介会,期望在引进龙头企业和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

与此同时,我没有忘记青海西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几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前期工作,水源可能很快解决,但资金和发展方向上还有很大问题。能在平安区有4000多亩连片土地很不容易。围绕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和文化体验等项目,可以打造成一个大产业。于是,我召集农牧、水利、国土、招商、林业等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共同出谋划策。主动联络了台湾同仁堂公司,提出了青海西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土地入股,台湾同仁堂公司打算投资2亿元的方式开展合作,共同建立“青藏高原富硒中药材加工种植基地”。

面对这样的产业发展思路,青海西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香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说:“终于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挂职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尾声了。在剩余的时间里,我联系到了中华创投家联合会,同意筹集社会资本支持设立“富硒产业投资基金”,加强富硒产业园建设,培育三到五家富硒产业龙头企业。还策划在北京设立富硒产品展示推广窗口和创新创业空间“高原富硒加速器”,采取众筹模式打造高原富硒农产品展示和销售平台,把平安区富硒农产品快速推向北京等城市的高消费群体,并推动人才、技术和资本加速聚集进入平安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谁先建立无人机机场,谁就能把握无人机领域的发展先机。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我的牵头下经过洽谈,推动了“西北地区无人机飞行服务基地”项目在平安区落地。无人机基地需要的300亩土地,也得到了基本落实。

没有规划,发展就是无序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这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我主动联络中国农科院农业区划所,启动了平安区“互联网+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规划,推动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

经过精心筹备,“中国·平安富硒产业招商引资暨产品推介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如期举办。会议邀请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主持,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章力建等领导和专家与会做报告。招商引资过程中,初步达成的近15亿元资金共12个合作项目,在这次会议上签订了协议。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予以报道,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35家权威媒体集中报道,短短一天仅新华社客户端《这个地方天赐良‘硒’ 只待金凤凰来‘栖’》的报道浏览量就达32万。会议赢得广泛赞誉,“高原硒都”影响力获得了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懂两爱”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三农”干部队伍的殷切期望。韩长赋部长指出“一懂两爱”是农业干部的本色特质和基本要求。我出身农民家庭,长在农村,学在农大,毕业后从事农业工作长达15年,对“三农”工作有很深的天然的情怀。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几多真情。回想在青海一年的挂职经历,算是在实践中践行了“一懂两爱”的基本要求吧。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我将所学的知识奉献给了这里。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本版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