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遗传吗 https://m.39.net/pf/a_4580448.html文
慕亭衣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此时的天空,随春雨而至的,还有雷声和闪电,不由得人道一声“好一个热闹的春天”。
春色正好,在这里分享6首关于春分的诗词给你,带你浏览这美好春光。
第一首
《踏莎行·雨霁风光》
北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雨过后,天空放晴,春分天气,一派好风光。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画梁之上,刚归来的燕子,出双入对。
玉笼里的鹦鹉却在发愁自己孤独眠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青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
想起过去的事情不禁沉默无言,眉头紧皱,远山眉色变成了青绿。
在这首词中,春分时节的明媚风光跃然纸上:百花盛开,新燕归来,还有依墙而长的薜荔,遍生满地的莓苔。然而,哪知青楼的歌声引来愁绪,可惜了这美挥的“春风时光*”一词人由景到情,情景交融,借春分节道出难言的心境。
春愁,愁的是孤寂冷清的境遇,过往旧事,既有甜蜜的,亦有苦涩的。
第二首
《癸丑春分后雪》
北宋·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过了春分后下雪回省来确实少见,半开的桃花也经受不起雪的威力。
桃花应该惭愧自己见识短浅,只能化作柳絮随风而飞。
捉摸不定的东方之神本来就是如此,还有巧发阴谋暗设机关摧残桃花。
从今老天爷操纵的阴晴冷暖也难以预料,即使在已经暖和的时候也要准备御寒衣物。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赵顼熙宁六年()出任杭州通判时写的一首感事诗。
前四句就事论事,并不旁及别的事物。后四句就开始借题发挥了:“不分东君专节物”“不分”说出不按常规行事。“东君”即主宰东方之神。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东方,青色,属木,主生长。此处有暗指改革派,王安石等掌有权柄的朝臣的意思。
“故将新巧发阴机”暗含改革派图谋陷害苏轼的意思。“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造物操纵的阴晴冷暖难以预料,即使在已经很暖和的时候也要准备御寒衣物。
后四句中先是指责“不分东君”可以理解为王安石等执政者,那么“造物”是抱怨主政的宋神宗无疑,隐隐暴露出一个贬官对于圣上的不满和幽怨。全诗这种不满情绪在字里行间的流露也给苏轼日后的“乌台诗案”埋下更大不幸的种子。
第三首
《咏春风》
唐·崔涯
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我每天上班的地方必会经过一条小河,河的两边都各有一个大树。前几天看时是布满落叶,枝干已是萧条的景象。树叶掉光了,就像是没有头发的老头。
过了几天再看时,长出了新芽,甚至其中一棵树已长出了绿叶。
春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活力,兴许是梦想的起航之时,前几天的困乏之感都渐渐的褪去。
第四首
《舞春风》
唐·冯延巳
严妆才罢怨春风,
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燕燕巢时帘幕卷,
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
每夜归来春梦中。
如冯延巳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时间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
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时光易逝。表现人生短暂的生命忧患意识,成为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但在词中,是冯延巳第一次在词中表现这种生命的忧患。
人生本来就短暂,因此希望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享受爱情的幸福,在短暂的青春期及时享受爱情的欢乐,可偏偏“别离多,欢会少”。
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从而丰富了词作的思想内涵,提升了词的思想境界。
第五首
《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
宋·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燕子又过去了,高门依旧紧紧锁着。
轻风细雨,花儿相惜着过了春分。
时光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可我依然独独坐在绣楼里。远行的人真是太无情了,对
我这样薄幸。春天,也是闺怨的季节呀
第六首
《蝶恋花·已过春分春欲去》
宋·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余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从来诗人们都想留住春天,这首诗也不例外。
首句“已过春分春欲去”说明对春的不舍,盛开的花丛都留不住春天。
下片首句“尽日劲春春不语”则体现诗人将春拟人化,他劝春留下,可春天默然不语。作者爱春惜春的感情跃然纸上。
以上便是关于春分的六首诗词。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仲春之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这一天,辽阔大地,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诗词里的春分,是绿色的,是洋溢着青春的,更是带着喜悦之情的。
如果你觉得我这六首诗词还不够生动地表达春分的特点,可以阅读下这套枕上诗书系列。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希望我们能读懂诗词里的世界,也能在诗词中获得新的感悟。
#春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