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找了好蜂蜜是养蜂人匠心采酿而来, [复制链接]

1#
有关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

我在网上科普蜂产品知识已有十来年,为大家解答了各种蜂蜜问题,常见的如:蜂蜜夏天显得特别稀、大量起泡沫、胀瓶胀气、闻着有股酸味或酒味等,至今提问从未间断过。其实,这些问题都反映出蜂蜜质量差,甚至在发酵变质。

三年前,父亲在外养蜂,骑摩托车往返两个蜂场的路上摔伤,考虑到家里养蜂规模大,又雇有工人,父亲管不过来,决定出远门跟随父母一起赶花养蜂采蜜,也能长见识。

养蜂三年,我发现认识的养蜂同行,几乎都在追求产量,取水分含量高的稀水蜜。父辈们在一起聚餐聊养蜂方面的话题,包括养蜂技术、赶花采蜜路线等,都与最大化追求蜂蜜产量有关。然而,蜂蜜加工龙头企业才是罪魁祸首,压低蜜价,迫使蜂农长期生产稀水蜜。这是国产蜂蜜被打上“劣质蜜”标签的主要原因,已形成恶劣循环。

从内蒙古转场回湖北

你也许会质疑:难道国人真的生产不出品质好的蜂蜜吗?当然能,养蜂人必须摆脱对蜂蜜收购商的依赖,自建销售渠道,回归品质。我用自己的试验成果证实,只要养蜂人不再追求蜂蜜产量,把所有心思花在提升品质上,就能采酿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好蜂蜜,而且丝毫不比进口蜂蜜差。

真正的好蜂蜜是自然成熟蜜,存放在常温、避光、干燥环境及密封容器中,不会发酵变质。然而,大量生产成熟蜜必须实现机械化养蜂,否则相当累人,当前国内养蜂机械化程度低,蜂农又没有蜂蜜议价权,造成数以万计的养蜂场不愿生产成熟蜜,市面上卖的少,迄今为止,就连成熟蜜质量标准都没有。既然没有,就按道听途说的最高标准43波美度来生产。于是,年春我从自家蜂场挑选20箱蜜蜂开始生产成熟蜜。

4月中旬,老家的油菜花期结束后,蜂场转场到公里外的宜昌秭归采橙子花蜜,蜂场位于三峡库区,山坡上全是橙子树,连绵数十公里。海拔低的长江边种的橙子树先开花,往山上走,海拔越高开花越晚,前后花期长达20天,适合采酿橙花成熟蜜。

秭归橙花蜜源地,十里飘香

转场养蜂的蜂场,一般会在上个蜜源地留足饲料,到下个蜜源地取的第一次蜜业内叫清底。进驻秭归橙花场地后,若未来几天天气晴朗,就能清除油菜底蜜。清底后挑选蜜蜂强群,开始采酿橙花成熟蜜,其他蜂群仍然追求产量,取稀水蜜。

每当其他蜂群取完橙花稀水蜜,我忍不住地打开强群蜂箱查看成熟蜜采酿情况。三峡库区空气湿度大,取的稀水蜜38波美度都不到,而采酿成熟蜜的蜜脾感觉始终装不满,前两天看蜂房都装满了,过两天再看还是那么多,唯一区别是,蜜脾上沿的蜂巢已经有封盖迹象了。

已装满蜜的蜜脾,刚开始封盖

常年采酿成熟蜜,必须转场赶花采蜜。整个花期取3~4次稀水蜜,能生产出一批高品质的成熟蜂蜜。有时这个花期没生产完成,还要借助转场运输蜂群为蜜蜂酿造成熟蜜提速。转场将蜂群装在车上,一路上敞开蜂巢,蜜蜂以为外面日夜刮风,不会飞出来。同样一路大风吹进蜂箱,相当于蜜蜂振翅扇风,有助于蒸发蜂蜜中多余水分。转场后蜂群能继续采集花蜜补充酿造成熟蜜,可能养蜂同行抬杠认为单一性差,请问:蜂蜜没有品质可言,谈单一性有用吗?

转场挑蜂

但是,转场生产成熟蜜,蜂箱内装满蜂蜜,单箱重达一百斤,靠人肩挑装车非常沉,个子矮的人根本挑不动。要是整个蜂场全部生产,不敢想象,可能要把人累死。所以,大量生产成熟蜜必须实现机械化代替人力。

养蜂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采酿成熟蜜风险真的很大,养蜂人每到一个地方赶花,期盼能有个好收成,但往往事与愿违。赶上花期阴雨天多,气温偏低,花上蜜少,或蜜蜂不能出勤采蜜,那么成熟蜜的收成就没有保障。

割蜜,取43波美度的洋槐成熟蜜

年在陕西宝鸡采洋槐蜜是丰收年。采酿洋槐成熟蜜容易许多,开花前下了一场大雨,到花期结束,中途没有下雨。仅采酿20天的洋槐成熟蜜竟然达到43波美度以上,可谓难得一遇。其他蜂群采酿41波美度的普通天然蜂蜜,取蜜4次。

未取蜜前的封盖蜜脾,左边是我本人苗子

后来转场到河北太行山采酿荆条成熟蜜,就没那么容易了。前期天旱,持续高温十多天没下雨,荆条的叶子蔫了。到那一周后,总算盼来一场2小时的小雨,勉强缓解。随之雨季来临,隔两三天下一场阵雨。空气湿度太大,蜜蜂采集的花蜜稀,又转场到内蒙古采草花和油菜花蜜补充,前后采酿45天才取的荆条成熟蜜,也只有42.5波美度。作为刚入行的年轻养蜂人,彻底感受到自然成熟蜜来之不易,说是“匠心采酿”一点不为过。

在北京参观刘教授的成熟蜜基地

年在外养蜂,我有幸认识了刘教授,他从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辞职养蜂创业,在河北保定采荆条蜜期间,专程到北京参观了他的成熟蜜推广基地。学到不少知识,都能运用到我今后生产成熟蜜过程中,未来争取将品质全部提升至43波美度以上。同时,我也为自己“匠心采酿”的成熟蜜注册了商标——蜜欢颜,背后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